[发明专利]任务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8869.2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7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赖咸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8 | 分类号: | G06F9/4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力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7 | 代理人: | 张传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任务 调度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任务调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任务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消息队列发送的待执行任务的任务触发消息,并对所述任务触发消息进行有效性检验,所述任务触发消息中包括所述待执行任务的任务标识;若对所述任务触发消息的有效性检验成功,则将所述任务标识缓存至任务缓存,并执行所述待执行任务;基于所述任务缓存中缓存的任务标识,更新所述待执行任务的任务状态;将更新后的所述待执行任务的任务状态发送至所述消息队列,使服务端基于更新后的所述待执行任务的任务状态进行更新。以提高单位时间内触发任务的数量以及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任务调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任务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互联网公司的业务发展等,多任务、高并发场景已经变得非常普遍,单个任务的复杂度和并发任务的数量日益增加。因此,通常采用分布式任务调度系统,实现任务调度与任务执行分离,由服务端负责任务调度,客户端负责任务执行。但现有技术中大多使用HTTP实时调用方式,在服务端触发的任务数较多或者客户端响应缓慢的情况下,会严重影响任务触发性能,造成任务触发延迟甚至漏触发。
因此,如何提高单位时间内触发任务的数量以及系统的可靠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任务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提高单位时间内触发任务的数量以及系统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任务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消息队列发送的待执行任务的任务触发消息,并对所述任务触发消息进行有效性检验,所述任务触发消息中包括所述待执行任务的任务标识;若对所述任务触发消息的有效性检验成功,则将所述任务标识缓存至任务缓存,并执行所述待执行任务;基于所述任务缓存中缓存的任务标识,更新所述待执行任务的任务状态;将更新后的所述待执行任务的任务状态发送至所述消息队列,使服务端基于更新后的所述待执行任务的任务状态进行更新。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任务调度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消息校验模块,用于接收消息队列发送的待执行任务的任务触发消息,并对所述任务触发消息进行有效性检验,所述任务触发消息中包括所述待执行任务的任务标识;标识缓存模块,用于若对所述任务触发消息的有效性检验成功,则将所述任务标识缓存至任务缓存,并执行所述待执行任务;状态更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任务缓存中缓存的任务标识,更新所述待执行任务的任务状态;状态发送模块,用于将更新后的所述待执行任务的任务状态发送至所述消息队列,使服务端基于更新后的所述待执行任务的任务状态进行更新。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的任务调度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上述的任务调度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任务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接收消息队列发送的待执行任务的任务触发消息,然后对任务触发消息进行有效性校验,当对任务触发消息有效性校验成功时,将任务触发消息中的任务标识缓存至任务缓存中,并且执行待执行任务,再根据任务缓存中缓存的任务标识来更新待执行任务的任务状态,最后将更新后的任务状态发送至消息队列,使得服务端能够基于消息队列中的更新后的任务状态来对待执行任务进行更新。使用消息队列实现服务端与客户端之间的通信,能够异步传递消息,且解耦,任务触发通知不受客户端性能影响,同时任务执行状态反馈不受服务端性能影响,使用消息队列在多个客户端反馈执行状态时也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并且,使用缓存的任务标识来作为更新任务状态的基准,反馈任务状态时不受服务端性能的影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88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