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锂电池膨胀爆炸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9315.4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0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涂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涂国华 |
主分类号: | H01M50/242 | 分类号: | H01M50/242;H01M50/244;H01M10/613;H01M10/6566 |
代理公司: | 南昌科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3 | 代理人: | 胡群 |
地址: | 236800 安徽省亳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磁感应 原理 锂电池 膨胀 爆炸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锂电池膨胀爆炸保护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本体,所述本体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框架内部之间固定安装有换气装置。该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锂电池膨胀爆炸保护装置,通过锂电池本体在膨胀之前,内部的电流会迅速增加,电极板中的电流增加,电磁铁的磁性增加,带动铁块向电磁铁靠近,从而铁块上的线圈进入到磁场中的圈数增加,铁块上也具有磁性,则铁块靠近电磁铁的速度会增加,从而可以实现了在锂电池本体膨胀爆炸之前,保护板迅速向外鼓起,起到一个保护仓的效果,避免爆炸对人体产生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锂电池膨胀爆炸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时一类有锂金属或者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锂电池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锂金属电池,其内部含有金属态的锂,是不可以充电的,另一种是锂离子电池,内部不含有金属态的锂,而且是可以充电。
现有的锂电池缺陷在于,容易膨胀损坏,甚至发生爆炸,锂电池爆炸的原因有很多种,内部极化较大,极片吸水与电解质发生反应变化起鼓等,一般锂电池在发生爆炸前都会体积的碰撞,而且膨胀过程中,内部的电流会迅速增加,体积变化速度快,人们很难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所以很同容易造成受伤。
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现在急需一种可以在锂电池快要发生膨胀之前,形成保护装置,对爆炸的锂电池进行保护,并且在锂电池正常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对锂电池产生的热能,进行释放消耗,所以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锂电池膨胀爆炸保护装置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锂电池膨胀爆炸保护装置,具备散热效果好,且可以对锂电池起到保护等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中锂电池容易发生爆炸,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散热效果好,且可以对锂电池起到保护等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锂电池膨胀爆炸保护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本体,所述本体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框架内部之间固定安装有换气装置,所述换气装置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靠近本体的端面上固定安装有进气管,所述通气管远离本体的端面上固定安装有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出气管的内部均通过复位弹簧活动安装有实心球,所述固定板的向背面上活动铰接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的相背面上固定安装有铁块,所述框架内部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极板,所述固定框内部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铁。
优选的,所述通气管为中空设计,换气装置的上下两端的通气管为连通设计,通过换气装置运行,配合通气管对进气管产生吸气,带动实心球向换气装置运动,从而可以使进气管打开,同时换气装置带动出气管中的实心球远离换气装置,从而可以打开出气管,达到了将本体内部产生的热能,换气到保护板的外侧,从而实现了冷热隔离的功能,达到了降温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与出气管为两边宽中间窄设计,进气管与出气管的设计,可以更好的将实心球限制在管口中,防止气体回流,热气流重新回到本体的工作环境中,从而增加温度。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内部的实心球上的复位弹簧固定安装在靠近通气管的端面上,出气管上的复位弹簧固定安装有远离通气管的端面上,方便换气装置对本体工作产生的热能进行换气降温。
优选的,所述铁块上缠绕有均匀分布的线圈,保护板为柔性材料设计,通过锂电池本体在膨胀之前,内部的电流会迅速增加,电极板中的电流增加,电磁铁的磁性增加,带动铁块向电磁铁靠近,从而铁块上的线圈进入到磁场中的圈数增加,铁块上也具有磁性,则铁块靠近电磁铁的速度会增加,从而可以实现了在锂电池本体膨胀爆炸之前,保护板迅速向外鼓起,起到一个保护仓的效果,避免爆炸对人体产生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涂国华,未经涂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93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