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重式桥墩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9676.9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5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洪磊;王红;温东昌;袁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2D27/1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刘延喜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重 桥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重式桥墩,包括:桩基、设置于所述桩基上的承台、设置于所述承台上的堆载压重模块、设置于所述堆载压重模块上的墩身,以及锚固于所述墩身上的钢盖梁,所述堆载压重模块与所述承台的尺寸一致。堆载压重模块设置于承台和墩身之间,在配重式桥墩受压时,桩基能够为桥梁主梁提供支撑力,且桩基不会出现沉降的状况;在配重式桥墩受拉时,在堆载压重模块增加了桩基的重量,进而使得桩基不会在桥墩上部结构的作用下,桩基不会出现受拉的工况,整个桥墩能够承受不平衡力给桥墩产生的拉力,并能进一步地保证桩基的稳定性。钢盖梁锚固于墩上,保证桥墩受拉力时,拉力能够持续稳定地传输到桥墩上且桩基不受拉力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重式桥墩。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型桥梁主梁的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设置辅助墩用于支撑先安装的主梁节段,常规的辅助墩结构从下往上包括桩基、承台、墩身、盖梁,结构较为单一,且只能利用桩基础起到抗压的作用,使得常规的辅助墩的功能单一和基础。然而,在主梁不对称双悬臂施工时,根据不同的工况,边跨会出现受拉或者受压的工况,常规的辅助墩只能解决受压工况下,主梁不对称双悬臂的平衡性,而不能够解决边跨出现受拉的工况,使得辅助墩的应用受到限制,施工现场需要调配更多的结构用于解决边跨出现受拉的工况下,主梁不对称双悬臂的平衡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技术问题,特别是的常规的辅助墩只能够解决受压工况下,主梁不对称双悬臂的平衡性的问题,特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式桥墩,包括:桩基、设置于所述桩基上的承台、设置于所述承台上的堆载压重模块、设置于所述堆载压重模块上的墩身,以及锚固于所述墩身上的钢盖梁,所述堆载压重模块与所述承台的尺寸一致。
可选地,所述墩身采用4根第一钢管立柱构成。
可选地,所述承台中锚固连接装置,所述堆载压重模块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钢管立柱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钢管立柱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钢护筒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钢管立柱内填充有混凝土。
可选地,所述墩身与所述钢盖梁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钢管立柱,并且所述第二钢管立柱与所述第一钢管立柱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钢管立柱套设在所述第一钢管立柱中,所述第二钢管立柱套设在所述第一钢管立柱中的长度与所述第二钢管立柱外露于所述钢盖梁与所述第一钢管立柱之间的长度比例为1:5-2:5。
可选地,所述第一钢管立柱和所述第二钢管立柱之间分别设置有斜撑。
可选地,所述钢盖梁上设置有锚固桥梁主梁的锚固装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钢管立柱上设置有环形加劲肋。
可选地,所述桩基包括灌注桩与套设于所述灌注桩上的钢护筒。
可选地,所述钢护筒套设到所述灌注桩上的长度与所述钢护筒的总长度比例为23:63-5:7。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式桥墩,包括:桩基、设置于所述桩基上的承台、设置于所述承台上的堆载压重模块、设置于所述堆载压重模块上的墩身,以及锚固于所述墩身上的钢盖梁,所述堆载压重模块与所述承台的尺寸一致。堆载压重模块设置于承台和墩身之间,在配重式桥墩受压时,桩基能够为桥梁主梁提供支撑力,且桩基不会出现沉降的状况;在配重式桥墩受拉时,在堆载压重模块增加了桩基的重量,进而使得桩基不会在桥墩上部结构的作用下,桩基不会出现受拉的工况,整个桥墩能够承受不平衡力给桥墩产生的拉力,并能进一步地保证桩基的稳定性。钢盖梁锚固于墩上,保证桥墩受拉力时,拉力能够持续稳定地传输到桥墩上且桩基不受拉力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96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开度阀
- 下一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