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晶体直冲冷却式微通道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30386.6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0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功;李龙;姚伟;刘世杰;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S3/04 | 分类号: | H01S3/04;H01S3/04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臧春喜 |
地址: | 1001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晶体 直冲 冷却 式微 通道 散热器 | ||
1.一种激光晶体直冲冷却式微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板条晶体(1)、上微通道散热器(21)和下微通道散热器(22);
上微通道散热器(21)和下微通道散热器(22)为结构相同的微通道散热器;激光板条晶体(1)的上下散热面分别与上微通道散热器(21)和下微通道散热器(22)的底部吸热面结合;
单侧微通道散热器为两层结构,包括:微通道层(3)和盖板层(4);其中,微通道层(3)底面为吸热面,与激光板条晶体(1)结合;微通道层(3)内部设有微通道结构(5);盖板层(4)与微通道层(3)紧密配合,并为微通道层(3)提供流体工质的进出口通道;盖板层(4)的中部设置有流体工质进口(6)和进口集箱(7);盖板层(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流体工质出口A(8)、流体工质出口B(9)、出口集箱A(10)和出口集箱B(11);流体工质进口(6)通过进口集箱(7)与微通道结构(5)连通;流体工质出口A(8)通过出口集箱A(10)与微通道结构(5)连通;流体工质出口B(9)通过出口集箱B(11)与微通道结构(5)连通;微通道结构(5)两端设置有流体汇集槽(12);流体工质出口A(8)和流体工质出口B(9)分别与微通道结构(5)两端的流体汇集槽(12)直接连通;
流体工质从盖板层的中部进入微通道散热器,对微通道层底面的激光板条晶体集中散热区域高速直冲、快速冷却,同时微通道结构强化了流体工质传热;流体工质进入微通道层后,沿着微通道向两侧流动,同时带走激光板条晶体在底面上扩散热量,以减弱微通道层和激光板条晶体表面的温度分布差异;上下两组微通道散热器共同工作,在激光板条晶体上下两侧同时吸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晶体直冲冷却式微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微通道结构(5)的截面长宽比为:1:1~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晶体直冲冷却式微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微通道结构(5)的长度为同方向激光板条晶体(1)宽度的1~10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晶体直冲冷却式微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流体工质进口(6)、流体工质出口A(8)和流体工质出口B(9)分别设置在盖板层(4)的凸缘上,以减少盖板层(4)的整体重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晶体直冲冷却式微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微通道层(3)和盖板层(4)之间的配合接触面为平整面,层间采用铺料焊接密封方式或胶接密封方式,形成一体化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晶体直冲冷却式微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微通道层(3)和盖板层(4)之间的配合接触面上设置有一子母槽,用于两层之间的定位、焊接和密封;其中,子槽(13)设置在微通道层(3)上,母槽(14)设置在盖板层(4)上;或母槽(14)设置在微通道层(3)上,子槽(13)设置在盖板层(4)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晶体直冲冷却式微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微通道层(3)的侧边延长段形成侧耳结构(15),侧耳结构(15)上开有螺栓孔,用于上、下两组微通道散热器与激光板条晶体(1)粘合后的整体加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03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透传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