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接入与移除检测电路、及其检测方法以及充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0484.X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2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邹伟华;黄诗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爱克斯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18 | 分类号: | H02H7/18;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0 | 代理人: | 朱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接入 检测 电路 及其 方法 以及 充电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电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接入与移除检测电路,其包括:电源、开关单元、采样单元和控制单元,电源电压高于接入的电池电压,开关单元用于与电源连接,且与电池接入端连接,电池接入端用于连接电池;采样单元与电池接入端连接,用于检测电池接入端的电压;控制单元与开关单元连接,且与采样单元连接;其中,控制单元根据采样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开关单元的通断。通过在控制单元内设置第一预设电压,使检测得到的结果与第一预设电压比对,当检测结果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则判定电池接入,则断开电源。实施本发明电路可有效地解决电池过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池接入与移除检测电路、及其检测方法以及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为使电器设备可以重复使用,电器设备一般都采用可充电电池,且内置有充电器或可外接充电器对电池充电。为使电器设备可在电池接入时及时启动充电器对电池充电,现有的一些电路通过直接对电池接入端的电压进行检测以判断电池是否接入该电路,当电池接入时,电池接入端电压大于0V,充电器启动充电,当电池移除时,电池接入端电压逐渐降为0V,此时充电器停止工作。但是上述的这种电路不能检测出过放至0V的电池的接入,因为过放至0V的电池与同样为0V的电池状态电压相同,在过放至0V的电池接入电路时,充电电路无法识别这种0V电池,导致无法给过放至0V的电池进行充电。有些电路为了能检测0V电池的接入,会在电池接入端上加载一个高于电池电压但是电流驱动能力很弱的电压,在无电池接入时,该电池接入端的电压为加载的电压,当有电池接入时,电池接入端电压为电池电压,当电池移除后,电压提升至加载电压,以此判断电池的接入与移除。
但是,由于对电池接入端加载有电压,电池完全充饱后会始终存在一个较小的充电电流,该较小的充电电流在电池长期不取出时容易导致电池出现过充。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接入与移除检测电路、及其检测方法以及充电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电池接入与移除检测电路在电池充满电后容易导致电池过充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接入与移除检测电路,具有电池接入端,其连接在一电源上,所述电源电压高于接入的电池电压,其包括:开关单元、采样单元和控制单元,开关单元用于与所述电源连接,且与所述电池接入端连接,所述电池接入端用于连接电池;采样单元与所述电池接入端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电池接入端的电压;控制单元与所述开关单元连接,且与所述采样单元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采集的所述电池接入端的电压判断所述电池接入或移除;且当所述电池接入时,控制所述开关单元断开。
进一步地,还包括限流单元,其与所述开关单元连接且与所述电池接入端连接,以用于限制所述电源流向所述电池的电流。
进一步地,所述限流单元为第一电阻,其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池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单元为开关管,其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连接,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所述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管为MOS管,其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连接,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所述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MOS管为PMOS管,其栅极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源极与所述电源连接,漏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所述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采样单元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二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电压采集端连接且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一种充电装置,其包括充电电路,其还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接入与移除检测电路,所述电池接入与移除检测电路与所述充电电路连接,以用于判定电池接入所述充电电路或判定所述电池从所述充电电路中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爱克斯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爱克斯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04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