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性污泥的快速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1047.X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0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白春;范贝贝;陈锋;姚同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水务运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4 | 分类号: | G01N15/04;G01N1/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冯超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污泥 快速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污泥的快速检测系统,包括检测装置、储能冲洗装置和采样装置;采样装置包括旋转固定支架,旋转固定支架的旋转端通过旋转连接轴连接有水平旋转臂,水平旋转臂另一端底面设置有旋转支座,旋转支座上设置有纵向旋转臂;纵向旋转臂顶端设置有采样探头,储能冲洗装置包括真空储能罐、主清洗液罐和样品罐;真空储能罐上连接有真空储能管,检测装置包括旋转控制支架、旋转控制支架顶端设置有往复气缸,往复气缸通过往复真气管与样品罐连接,旋转控制支架上壁上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端部安装有污泥检测器,本系统能够为污水处理工艺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信息,保障污水厂站智慧化远程控制的高效低成本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污泥的快速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普遍采用活性污泥法,它通过培养活性污泥,在与污水混合后,以悬浮态进行接触、吸附,并进行复杂的生物反应,再经絮凝沉淀,以除去污水中溶解的COD、TP、TN和SS等污染物质,达到城镇污水排放标准后,向环境排放。活性污泥在污水处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污水处理就是对活性污泥的维护管理。在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进水经常会遇到未知因素导致水质波动的情况,如污水中污染物浓度变化、组分变化、温度变化、毒性物质等,这些都对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形成不利影响,甚至崩溃。
因此污水处理工艺运行要稳定运行就必须对活性污泥性状及时掌握和控制。因为活性污泥成分较复杂,它是由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微生动物、无机质和相关分泌物等组成,比如脱氢酶、ATP等,所以检测起来比较麻烦,且时间也较长、费用较高;生产中多以人工采样,并检测污泥沉降指数等代替,但是存在检测数量少,数据滞后,人员要求高,对乡村污水处理存在不利于无人化集中管理等弊端。
随着污水处理标准和能耗控制要求的提高,对自动化、信息化和无人值守提出更高要求。污水处理流程控制的信息化、无人化就对工艺流程中活性污泥的检测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它要求有设备能够对活性污泥进行自动、快速检测,并有丰富的信息远传,为自动运行和控制提供闭环参数。
目前对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有几种方式:
1.污水厂需要配置化验室及化验人员,每日集中采样一次,存在化验周期长、次数少,且单次化验耗时30min以上,小规模厂站人力投资偏高;化验数据信息量少,运行指导性有限。
2.安装有限的在线仪表,污泥浓度计和污泥界面仪,均为污泥性状演变滞后的瞬时值,信息独立未整合,应用分析困难。目前只能反映某点瞬间的悬浮浓度,不能揭示污泥整体沉降性能、污泥的颗粒化程度等。
3.污水处理智慧化管理系统对精确曝气、精确回流控制方面要求提高,目前部分场站通过建立生物反应器模型,提取污水中溶解氧浓度、悬浮污泥浓度,帮助控制中心自动修正曝气量、消化液回流量、污泥回流量和排泥周期等,调整污泥负荷和污泥浓度,以期达到工艺自动化管理。因传感检测技术限制,生物反应系统反馈失灵,模型建设困难,运行不稳定,未能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活性污泥的快速检测系统;该系统是一种集取样、快速检测和清洗为一体的全自动远程监控活性污泥性状系统,具有普适性好、速度快、自动化、无人化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一种活性污泥的快速检测系统,包括检测装置、储能冲洗装置和采样装置;
所述采样装置包括旋转固定支架,所述旋转固定支架的旋转端通过旋转连接轴连接有水平旋转臂,所述旋转固定支架,和水平旋转臂之间设置有光电限位旋转角检测器,所述水平旋转臂另一端底面设置有旋转支座,所述旋转支座上设置有纵向旋转臂;所述旋转支座内设置有光电限位旋转角检测器,
所述旋转连接轴和旋转支座底部均设置有双向旋动马达;
所述光电限位旋转角检测器和双向旋动马达均与采样模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水务运营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水务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10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睡眠仪
- 下一篇:电子档案安全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