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增强的L-谷氨酸生产力的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31311.X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6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苏厚波;魏爱英;孟刚;杨立鹏;马风勇;贾慧萍;周晓群;赵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31;C07K14/34;C12P13/14;C12R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田芳;彭劲松 |
地址: | 750100 宁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增强 谷氨酸 生产力 菌株 及其 构建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增强的L‑谷氨酸生产力的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将谷氨酸棒杆菌中野生型BBD29_00405基因中引入点突变,使SEQ ID NO:1的第597位碱基由鸟嘌呤(G)突变为腺嘌呤(A)所得到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重组菌株是将该多核苷酸序列导入产L‑谷氨酸的谷氨酸棒杆菌中获得,重组菌株中包括含有点突变的BBD29_00405基因,所获得的菌株与未改造的菌株相比,有利于生产高浓度的L‑谷氨酸。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和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增强的L-谷氨酸生产力的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L-谷氨酸,化学名称为L-2-氨基戊二酸,分子式为C5H9O4N,分子量为147.13。L-谷氨酸是非必需氨基酸。在生物有机体中存在的谷氨酸,都属于L-型谷氨酸。且L-谷氨酸是味精的前体物质。味精被食用后,还可在胃中转化为谷氨酸,然后经消化吸收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并可通过转氨基作用合成其它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除了在食品方面的广泛应用外,还被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及农业生产中。在人体的各大器官中,谷氨酸盐在大脑中的含量最高,同时谷氨酸是参与人脑代谢的唯一一种氨基酸,在神经系统功能的维护有重要作用。所以对神经衰弱者来说,加大谷氨酸摄入量可改善其神经系统的功能。在化妆品行业,谷氨酸可用于合成聚谷氨酸钠。由于该物质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可被用作润肤剂。谷氨酸也可以与月桂酞氯结合生成一月桂酞基谷氨酸钠,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行业。谷氨酸在农业上主要用于生产杀菌剂,如谷氨酸酮。在施肥的过程中,谷氨酸还可以作为肥料的载体,促进农作物对氮磷钾的吸收。
1956年,从自然界中分离到了一种谷氨酸产生菌,即谷氨酸棒杆菌,这是味精生产史上的重大变革。1957年开始了通过发酵法生产味精的时代。发酵法生产谷氨酸的成功,是整个发酵工业的伟大创举,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其它发酵产品的研究与生产。对于工业发酵来说,决定发酵生产水平的因素主要有菌种性能、发酵工艺及下游提取工艺等。在这些因素中,菌种的产酸水平是内因,是决定发酵成败的关键。优良菌种的选育依然是高产L-谷氨酸的关键,随着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发展,结合传统诱变技术,有助于找到未知性状的高产L-谷氨酸突变株。这些突变株有可能改变L-谷氨酸代谢途径上某一点的活性或者整个途径的重组整合,从而来提高产酸量。
虽然已筛选到一些可以提高L-谷氨酸产量的菌株,但是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需求,仍需要找到更多高产L-谷氨酸的突变株。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核苷酸及含有该多核苷酸的重组菌株,以及将重组菌株用于改善细菌的L-谷氨酸生产能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发明人研究发现,具有L-谷氨酸生产能力的谷氨酸棒杆菌ATCC13869基因组(GenBank:CP016335.1)中BBD29_00405基因(GenBank:ANU32350.1),可以通过修饰该基因或改善其表达,获得L-谷氨酸产量提高的重组菌株,与未改造的野生型菌株相比,重组菌株的产L-谷氨酸能力更强。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生成L-谷氨酸的细菌,其具有编码如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核苷酸的改善的表达。根据本发明,所述改善的表达是所述多核苷酸表达增强,或者编码SEQ ID NO:3的氨基酸序列的多核苷酸具有点突变,或者编码SEQ ID NO:3的氨基酸序列的多核苷酸具有点突变且表达是增强的。
所述SEQ ID NO:3的氨基酸序列是基因BBD29_00405编码的蛋白。
所述细菌与未修饰菌株相比具有增强的L-谷氨酸生产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13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