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浮均载内齿圈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1316.2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8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智御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F16H55/17;F16H57/08;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6 上海市杨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浮 均载内齿圈 组件 | ||
一种电机技术领域的悬浮均载内齿圈组件,包括外壳体、浮动外圈、浮动内齿圈、行星轮组件、齿轮架;外壳体为固定件,浮动外圈镶嵌在外壳体内,二者间隙配合;浮动内齿圈镶嵌在浮动外圈内,二者间隙配合;行星轮组件布置在齿轮架上,二者组合后镶嵌在浮动内齿圈内;浮动内齿圈内侧布置有内齿,所述行星轮组件的外侧布置有外齿,浮动内齿圈的内齿与行星轮组件的外齿相啮合。在本发明中,齿轮组工作过程中会自动调整内齿圈的位置以实现载荷均衡分配,实时消除各种因数造成的载荷不均的影响。本发明设计合理,内齿圈为浮动内齿圈,可实现载荷分配均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电机技术领域的内齿圈装置,特别是一种可实现载荷分配均衡的悬浮均载内齿圈组件。
背景技术
行星齿轮减速器因具有体积小,传动比大,传动效率高,减速范围广,承载能力高,重量轻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而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传动系统中。其作用就是在保证精密传动的前提下,主要被用来降低转速增大扭矩和降低负载/电机的转动惯量比。由于制造安装误差,齿轮工作中环境温度变化,各部件之间的变形等,使得各行星轮在内齿圈与太阳轮之间的分布不均等,从而会出线载荷分配不均的问题,这对减速器的工作性能,承载能力,使用寿命均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悬浮均载内齿圈组件,通过更改结构,使得内齿圈变为浮动内齿圈,即可实现载荷分配均衡。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包括外壳体、浮动外圈、浮动内齿圈、行星轮组件、齿轮架;外壳体为固定件,浮动外圈镶嵌在外壳体内,二者间隙配合浮动内齿圈镶嵌在浮动外圈内,二者间隙配合;行星轮组件布置在齿轮架上,二者组合后镶嵌在浮动内齿圈内;浮动内齿圈内侧布置有内齿,所述行星轮组件的外侧布置有外齿,浮动内齿圈的内齿与行星轮组件的外齿相啮合。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外壳体凹槽、浮动外圈凸台,外壳体凹槽布置在外壳体的内壁面,浮动外圈凸台布置在浮动外圈的外壁面,外壳体凹槽与浮动外圈凸台相匹配。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浮动外圈凹槽、浮动内齿圈凸台,浮动外圈凹槽布置在浮动外圈的内壁面,浮动内齿圈凸台布置在浮动内齿圈的外壁面,浮动外圈凹槽与浮动内齿圈凸台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设计合理,齿轮组工作过程中会自动调整内齿圈的位置以实现载荷均衡分配,实时消除各种因数造成的载荷不均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左侧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右侧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各部件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体,2、浮动外圈,3、浮动内齿圈,4、行星轮组件,5、齿轮架,6、浮动内齿圈内齿,7、外壳体凹槽,8、浮动外圈凸台,9、浮动外圈凹槽,10、浮动内齿圈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智御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智御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13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