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自动蒜薹收获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1576.X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5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白宏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宏周 |
主分类号: | A01D45/00 | 分类号: | A01D45/00;A01D57/22;A01D5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3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自动 蒜薹 收获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自动蒜薹收获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蔬菜采收领域。该半自动蒜薹收获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远离操作台的一端与第一滚轮连接,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并位于第一滚轮的右侧与第二支撑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腿远离操作台的一端与第二滚轮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腿上连接有刺钉装置,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操作台的顶部设置有拔取装置,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并位于拔取装置的外部与防护板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台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放置箱,通过连接杆与固定杆之间设置的夹角为度且套筒一和套筒二接触,当套筒一转动时可将燕尾输送槽中的蒜薹进行拔取,对比手工拔取蒜薹该装置具有高效性。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07月23日,申请号为CN201810808977.4的发明名称为一种半自动蒜薹收获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采收领域,具体为一种半自动蒜薹收获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蒜薹,又称蒜毫,时蒜苗在成熟过程中抽出的花茎,蒜薹作为一种蔬菜是百姓餐桌上较受欢迎的菜品之一。
手工在对蒜薹进行收获时由于蒜薹的植茎的外部包裹着蒜叶在手工薅取时容易发生折断,另一种需要手工将蒜叶拔开将蒜薹裸露并进行收获但这种操作较为繁琐采收效率较低,对比专利CN106941868A公开了一种蒜薹收获机,该装置通过破皮刀将蒜薹外部的蒜植株表皮进行剥皮,但剥皮过程中容易伤到内部的蒜薹,蒜薹的破损易造成变质并影响食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自动蒜薹收获装置,解决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半自动蒜薹收获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远离操作台的一端与第一滚轮连接,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并位于第一滚轮的右侧与第二支撑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腿远离操作台的一端与第二滚轮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腿上连接有刺钉装置,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操作台的顶部设置有拔取装置,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并位于拔取装置的外部与防护板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台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放置箱,所述操作台的右侧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台的右侧放置有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刺钉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条、第二固定条、连接轴、辊轴、传动皮带、铁钉、连接块和导向块,所述第一支撑腿的左侧并位于第一滚轮的后方分别与第一固定条和第二固定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条和第二固定条之间与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数量有两个,两个连接轴与第一固定条为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与辊轴活动套接,两个辊轴的外表面与传动皮带传动搭接,所述传动皮带的外圈表面与铁钉铆接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条的左侧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背面与导向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锥形槽、矩形槽、燕尾输送槽、固定轴和导向锥,所述锥形槽开设在操作台的左侧,所述矩形槽开设在操作台的顶部,所述矩形槽的内部与锥形槽连通,所述燕尾输送槽开设置在操作台的顶部,所述燕尾输送槽与矩形槽连通,所述导向锥的设置在燕尾输送槽的正下方,所述导向锥的顶部与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远离导向锥的一端与操作台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宏周,未经白宏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15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