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杂建筑结构自振特性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31747.9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1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院平;刘晓;罗伟;严鹏;汪子豪;潘鑫豪;周丹;陈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H13/00 | 分类号: | G01H1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李媛 |
地址: | 43001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杂 建筑结构 特性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建筑结构自振特性测量方法。该方法将复杂建筑结构以承重结构构件简化,简化结构由柱、梁、板等子构件组成。考虑子构件在质量、刚度及支承约束上的差异,将子构件位置选为局部质量变化点、刚度变化点及典型支承约束点等局部特征点,局部特征点对整体自振特性的影响程度为局部特征系数。在局部特征点布置振动传感器,监测记录受振波形;以受振波形尾波段的自由振动部分计算得到复杂结构各特征点的局部自振频率;将局部自振频率与局部特征系数加权平均,得到复杂结构的综合自振频率。本方法在复杂建筑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上,能够更全面、准确、合理地考虑复杂结构的综合自振特性,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杂建筑结构自振特性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矿山、水电等大型工程建设中,通常面临开挖扰动的振动安全控制问题,控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已建复杂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及其它在建结构的施工效率与安全。同时,在交通安全评价领域,各种动荷载(如列车)的运行通过也会诱发车站及周边临近建筑的动力扰动。针对此类问题,尤其是对于结构形式复杂且大尺度的建筑结构,传统测量技术主要通过单点测量或数值模拟简化模型的自振分析,得到复杂建筑结构的自振特性,结构简化程度大,代表性弱,仅适用于结构形式简单、小尺寸建构筑物,无法准确、全面地对复杂结构、大尺度建筑的自振特性作出有效判断。
鉴于上述问题,发明一种既能考虑建筑物实际复杂情况,又能保证测试评价效果的自振特性测量方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复杂建筑结构自振特性测量方法。该方法能够全面、准确地确定复杂建筑结构的自振特性,在有效考虑建筑物实际复杂情况的同时,改善测试评价效果。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复杂建筑结构自振特性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结构构件为主体,对复杂建筑结构进行简化,形成简化结构;
步骤2、考虑简化结构中由于子构件在质量、刚度及支承约束上的差异性,将子构件位置选为局部质量变化点、刚度变化点及典型支承约束点等局部特征点,局部特征点对整体自振特性的影响程度为局部特征系数αi;
步骤3、在局部特征点布置振动传感器,监测振动波形;
步骤4、依据受振波形尾波段的自由振动部分,计算得到复杂结构中各局部特征点的局部自振频率fi;
步骤5、将局部自振频率fi与局部特征系数αi相乘,求和得到复杂结构的综合自振频率f,即f=(f1×α1+f2×α2+···+fi×αi)/i。
作为改进,所述复杂建筑结构中结构简化主要考虑结构构件的影响,忽略非结构构件对自振特性的影响。
作为改进,所述复杂建筑结构中,局部特征点依据子构件在质量、刚度及支承约束的变化选取,特征系数与该位置的受振影响程度对应。
作为改进,所述局部自振频率由振动尾波的自由振动部分计算获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复杂结构以结构构件进行简化,根据结构中子构件在质量、刚度及支承约束上的变化,确定局部特征点,对当前普遍的复杂建筑结构考虑得更加全面,对子构件的影响考虑得更加准确;不同于传统单点测量或重要部位测量,多个局部特征位置的受振尾波段自由振动分析以及特征系数与特征位置的加权组合,使得本发明测量结果与实际工程的自振特性更加接近。该方法可以实现复杂结构的系统化精确测量,在有效提高振动监测效率的同时,改善建筑物整体及局部评价效果。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交通等领域的大尺度复杂建筑结构自振特性测量,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测量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大学,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17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