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核ECU的Boot loader刷写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31771.2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2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朱相军;尹国慧;朱玲;徐刚;饶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65 | 分类号: | G06F8/65;G06F8/71;G06F9/48;G06F11/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王亚萍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核 ecu boot loader 方法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核ECU的Boot loader刷写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它将待刷写的整段固件按顺序分为若干段子固件,采用主核和次核依次交替刷写的方式刷写每段子固件,直至所有子固件刷写完成。本发明采用主核和次核实现对固件的不间断的刷新和校验,不需要等待一个核的固件完全刷新和校验完毕再进行另外一个核的固件刷新,能较大的提高固件刷新的实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软件更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核ECU的Boot loader刷写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趋势,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提升,对ECU的性能要求大大提高,多核应用的需求随之普及。在多核ECU的bootloader(引导加载程序)开发中,固件更新的可靠性和时效性是关键指标。通常ECU固件的更新分为两个大的步骤刷新和校验,现有均是采用单核刷写,要么是每段刷新完成再进行校验,或者是等待完整更新程序传输完成之后进行校验。前一种方式,每段固件刷新完成后启动校验程序完成对固件的校验以确保固件的可靠性,但两个步骤是分时来完成的,在时效性上略显欠缺;后一种方式,传输完成之后等待校验完成时间较长,且如果刷写程序存在校验问题不能及时发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多核ECU的Boot loader刷写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多核ECU的Boot loader刷写方法,将待刷写的整段固件按顺序分为若干段子固件,采用主核和次核依次交替刷写的方式刷写每段子固件,直至所有子固件刷写完成。
进一步地,所述刷写包括刷新和校验两个过程,所述主核和次核依次交替刷写的方式为:主核完成第i段子固件的刷新后,主核继续进行第i段子固件的校验,同时次核开始进行第i+1段段子固件的刷新;次核完成第i+1段子固件的刷新后,次核继续进行第i+1段子固件的校验,同时主核核开始进行第i+2段子固件的刷新,如此反复刷写直至所有子固件刷写完成。
进一步地,所述主核完成第i段子固件的刷新后,同步次核,并将固件刷新的权限转移给次核,次核再进行第i+1段段子固件的刷新;次核完成第i+1段子固件的刷新后,同步主核,并将固件刷新的权限转移给主核。
进一步地,所述刷新的时间大于所述校验的时间。
进一步地,每段子固件刷写完成后,由应用层通信协议判别是否完成所有子固件的刷写。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层通信协议为UDS
进一步地,所有子固件刷写完成后,由主核完成基于块校验的完整校验。
更进一步地,所述完整校验为CRC32校验。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处理器;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主核和次核实现对固件的不间断的刷新和校验,不需要等待一个核的固件完全刷新和校验完毕再进行另外一个核的固件刷新,能较大的提高固件刷新的实效性,一个高可靠性和时效性的bootloader系统不仅有利于减少ECU下线检测时的时间,也可以防止维修工程师的误操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Boot loader固件刷写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Boot loader固件刷写的时间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17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