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混凝土的色差调整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1976.0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1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石小成;姚国友;金鑫;刘汉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佳固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70 | 分类号: | C04B41/70;C09D133/04;C09D18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俞春雷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澄***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混凝土 色差 调整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混凝土的色差调整材,包括底涂料、中涂料和面涂料,所述底涂料、中涂料和面涂料用于在混凝土表面由内向外依次形成底涂层、中涂层和面涂层;所述底涂料为防水涂料;所述中涂料包括纯丙乳液以及色浆,所述色浆用于在形成所述中涂层时进行调色,所述面涂料包括硅树脂乳液。本发明中适用于混凝土的色差调整材,通过底涂料、中涂料、面涂料形成的底涂层、中涂层以及面涂层之间的结合协同作用,使得色差调整材形成的涂层能够达到防水、耐候性优良、耐磨等诸多优良的性能,且能够与待处理混凝土的表面颜色相匹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和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水混凝土专用的色差调整材以及该色差调整材的制备方法和该色差调整材在混凝土表面处理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用量最大的材料,每年的用量也在数亿立方米以上,混凝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到处可见,最常见的就是市政道路建设,如桥梁、路基、道路隔离墩等。由于混凝土配制不当,施工不到位及混凝土材料本身的一些缺陷,结构混凝土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缺陷,主要表现为:1、混凝土属于多孔物质存在细微孔隙,本身也不防水,极易吸水导致下雨后颜色变深,自洁性能差,容易变脏,会生长苔藓等物质影响美观;2、混凝土属于碱性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雨水、空气和紫外线的不断侵蚀,会使混凝土的这种碱性很难维持,导致强度降低,耐久性变差,甚至水汽进入混凝土的内部腐蚀钢筋,造成表面锈斑、钢筋锈涨、混凝土开裂,不仅影响了外表美观,而且还会带来安全隐患;3、现场浇筑混凝土时,对施工技术和现场管控力都具有很大的要求,浇筑时间、工期较长和现场的不确定性,往往会出现色差、返碱、冷接缝、蜂窝等问题,这些缺陷虽不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承载力及耐久性,但却严重影响结构物的美观。所有以必要对混凝土建筑进行后期修补、涂装处理及防水保护。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201310059502.7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清水混凝土保护的涂料及其施工工艺”,但是其只能填补较大的裂纹和缺陷部位,不能保证混凝土基础设施颜色的均一性,施工难度大还会出现开裂等问题,后期涂层的质量很难得以保证。
因此,亟需开发出一种操作简单、涂层质量高、具有防水保护作用、混凝土结构美观的一种混凝土专用的色差调整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专用的色差调整材,以及该色差调整材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混凝土的色差调整材,包括底涂料、中涂料和面涂料,所述底涂料、中涂料和面涂料用于在混凝土表面由内向外依次形成底涂层、中涂层和面涂层;所述底涂料为防水涂料;所述中涂料包括纯丙乳液以及色浆,所述色浆用于在形成所述中涂层时进行调色,所述面涂料包括硅树脂乳液。
底涂料采用专利申请号201710111284.5名称“一种反应速度可控的水性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中的防水材料;中涂料中采用纯丙乳液,具有优良的冻融稳定性和钙离子稳定性,以及极好的耐水、耐碱、耐沾污性和出色的耐候性,适合于高耐侯性外露涂料,使得制备得到的中涂层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抗碱性,能够为各种混凝土基面底材封闭碱性以防止水溶析出及随之而来的剥落;中涂料中的色浆用于将色差调整材调整至与待处理的混凝土表面相匹配的颜色;面涂料中采用硅树脂乳液,具有耐水白化性、憎水性、耐紫外黄变性和较高的耐磨性等特点。通过底涂料、中涂料、面涂料形成的底涂层、中涂层以及面涂层之间的结合协同作用,使得色差调整材形成的涂层能够达到防水、耐候性优良、耐磨等诸多优良的性能,且能够与待处理混凝土的表面颜色相匹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中涂料包括水、颜料、填料、成膜助剂、色浆、添加剂和纯丙乳液,所述纯丙乳液在所述中涂料中的质量占比为25-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佳固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佳固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19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成型的多层热压建筑模板
- 下一篇:一种灯丝变压器及X射线高压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