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切换两用的防静电鞋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2050.3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0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黄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景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3/00 | 分类号: | A43B3/00;A43B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王熙文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切换 两用 静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切换两用的防静电鞋,竖直穿孔内设置有圆柱状的中心导电柱;鞋底的上侧壁和下侧壁分别成型有若干组左右均匀分布的伸缩组;伸缩组与旋转齿轮一一对应;伸缩组包括若干以旋转齿轮的旋转中心轴为中心轴圆周均匀分布的伸缩孔;伸缩孔内设置有上下导电柱;同一伸缩组的伸缩孔数量与同一旋转齿轮的竖直穿孔数量相同;伸缩孔的旋转中心轴与旋转齿轮的旋转中心轴之间的间距和竖直穿孔的旋转中心轴与旋转齿轮的旋转中心轴之间的间距相同;鞋底和旋转齿轮由不导电材料制成;中心导电柱和上下导电柱导电设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静电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切换两用的防静电鞋。
背景技术
当前随电子工业的发展和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各种电子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高精密的设备及人的操作和维护,然而电子产品的的元器件存在受静电破坏的现象。静电现象往往是一个无形杀手,不易被察觉,当工作人员在现场操作时如静电不能及泄放,积累到一定量将发生静电放电,轻者损换电子产品的的元器件,重者将导致火灾、爆炸。因此静电防护措施极为重要,而防静电鞋是静电防护措施中的一项重要解决渠道;但是现有防静电鞋一般为专用的,一般在防静场合才使用,大大减少了其适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现有的防静电鞋的适用范围窄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旋转切换两用的防静电鞋。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旋转切换两用的防静电鞋,包括鞋面和鞋底;鞋底固定在鞋面的底部;鞋底的内部成型有长孔状的旋转驱动槽;旋转驱动槽内旋转设置有若干左右均匀分布的旋转齿轮;左右相邻的旋转齿轮相互啮合;旋转齿轮上成型有若干圆周均匀分布的圆柱孔状的竖直穿孔;竖直穿孔内设置有圆柱状的中心导电柱;鞋底的上侧壁和下侧壁分别成型有若干组左右均匀分布的伸缩组;伸缩组与旋转齿轮一一对应;伸缩组包括若干以旋转齿轮的旋转中心轴为中心轴圆周均匀分布的伸缩孔;伸缩孔内设置有上下导电柱;同一伸缩组的伸缩孔数量与同一旋转齿轮的竖直穿孔数量相同;伸缩孔的旋转中心轴与旋转齿轮的旋转中心轴之间的间距和竖直穿孔的旋转中心轴与旋转齿轮的旋转中心轴之间的间距相同;鞋底和旋转齿轮由不导电材料制成;中心导电柱和上下导电柱导电设置;鞋底的脚跟处设置有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旋转齿轮旋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伸缩孔与竖直穿孔的直径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旋转驱动槽的侧壁左端成型有上驱动槽;鞋底的底面脚跟处设置有下驱动槽;旋转驱动装置包括旋转设置在上驱动槽和下驱动槽之间的侧壁上的旋转中心柱;旋转中心柱的上端固定有主动齿轮、下端固定有主动驱动座;主动齿轮位于上驱动槽内并且与最左侧的旋转齿轮啮合;主动驱动座位于下驱动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主动驱动座的底面上成型有正六边形槽状的主动驱动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中心导电柱的上下端面分别成型有圆柱槽状的中心伸缩槽;一对中心伸缩槽相互靠近的侧壁上成型有T字形状的竖直伸缩柱;一对中心伸缩槽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伸缩设置有圆柱状的连接抵靠柱;连接抵靠柱靠近竖直伸缩柱的端面上成型有竖直连接槽;竖直伸缩柱上套设有压簧;压簧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抵靠柱上、另一端固定在中心伸缩槽的底面上;连接抵靠柱远离压簧的一端成型为半球面;上侧的上下导电柱的下端面和下侧的上下导电柱的上端面上分别成型有与连接抵靠柱的半球面配合的半球槽状的抵靠槽;连接抵靠柱导电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同一伸缩组的伸缩孔数量至少为两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防静电鞋可以在防静电和绝缘之间切换,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鞋底20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1中A-A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旋转齿轮24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景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景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20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