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钢铁厂余热利用的二次储能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32186.4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5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保;曾静;张彥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B3/08 | 分类号: | C21B3/08;F27D17/00;H02J3/3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钢铁厂 余热 利用 二次 体系 | ||
1.一种基于钢铁厂余热利用的二次储能体系,其特征在于:具有高温二次电池和为该高温二次电池进行加热的热源;所述的热源来自于钢铁厂的炼铁工序、炼钢工序、焦化工序的排气余热和固体余热;所述的热源为高温二次电池提供至少500℃以上的高温余热;所述炼铁的工序的高炉渣经过渣槽流入热能吸收器,热吸收器设置在高炉渣的流道上,第一流体在热吸收器内与高炉渣进行热交换,被加热的流体通过管道提供给高温二次电池,维持高温二次电池的正常工作,二个该热吸收器交替向高温电池提供热源,通过调节第一流体的种类,调控第一流体的流量及第一流体与高炉渣的接触时间来实现对第一流体温度的控制;或:第一流体在流经高炉渣热吸收器被加热后,再经过热交换器,与第二流体进行热交换后,再对高温二次电池进行加热,所述的第二流体为高温转炉煤气或焦炉煤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218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储氢材料的二次燃料电池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二次燃料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