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列多级串联式双磁场磁制冷机及其热交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3004.5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4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杰;戴默涵;金培育;程娟;张英德;刘翠兰;黄焦宏;王强;郭亚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稀土研究院;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1/00 | 分类号: | F25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张良 |
地址: | 01403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串联式 磁场 制冷机 及其 热交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列多级串联式双磁场磁制冷机,包括:制冷仓、循环系统、换热系统;制冷仓包括:磁场系统、第一工质床、第二工质床;磁场系统包括多个双磁场单体,双磁场单体分成两组,分别套装在第一工质床和第二工质床的外侧;双磁场单体为二级磁场,包括:外磁轭钢筒、外磁体、内磁轭钢筒、内磁体;循环系统包括:可编程控制器、真空压力表、隔膜水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蓄冷器,蓄冷器两端通过管路分别连接第一工质床、第二工质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双列多级串联式双磁场磁制冷机的热交换方法。本发明实现了磁热效应最大化,大大提高了磁制冷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温磁制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列多级串联式双磁场磁制冷机及其热交换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压缩制冷对臭氧层会产生危害,会间接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根据蒙特利尔协议和京都协议,气体压缩制冷采用无氟的制冷剂,例如R410。虽然新的制冷工质不再对臭氧产生不利影响,但是会导致温室效应,仍然会破坏自然环境。
由于在传统压缩气体制冷中,制冷剂被压缩机等熵压缩,再进入冷凝器冷却,进入节流阀,最后出节流阀,进入蒸发器,按照这样循环工作,整个热力学循环的四部分是在制冷剂经过不同机械部分完成的。而室温磁场制冷的热力学循环是在蓄热器中完成循环,制冷剂即磁工质不动,只是磁场强度变化,就能完成热力学循环,这种磁场制冷热流体循环系统大大提高了制冷工作效率。
但是传统磁制冷方式机械结构复杂,室温磁场制冷中磁工质退磁不完全,磁热效应不完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列多级串联式双磁场磁制冷机及其热交换方法,实现了磁热效应最大化,大大提高了磁制冷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使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双列多级串联式双磁场磁制冷机,包括:制冷仓、循环系统、换热系统;制冷仓包括:磁场系统、第一工质床、第二工质床;磁场系统包括多个双磁场单体,同一组双磁场单体之间留有间隙,双磁场单体分成两组,分别套装在第一工质床和第二工质床的外侧,第一工质床和第二工质床为密闭结构;双磁场单体为二级磁场,包括:外磁轭钢筒、外磁体、内磁轭钢筒、内磁体;外磁体固定在外磁轭钢筒的内壁上,内磁体固定在内磁轭钢筒的内壁上;内磁轭钢筒套装在外磁轭钢筒内部;内磁轭钢筒安装在第一支撑座上,外磁轭钢筒安装在第二支撑座上,第一支撑座上、第二支撑座固定在制冷仓内,内磁轭钢筒或者外磁轭钢筒连接有电机和减速机;循环系统包括:可编程控制器、真空压力表、隔膜水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串联,两端通过管路分别连接第一工质床、第二工质床;第二电磁阀、第四电磁阀串联,两端通过管路分别连接第一工质床、第二工质床;隔膜水泵、第五电磁阀串联,两端分别连接在换热器一端,换热器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上;第二电磁阀、第四电磁阀之间,隔膜水泵、第五电磁阀之间,通过管路相连接;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蓄冷器,蓄冷器两端通过管路分别连接第一工质床、第二工质床。
第一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串联,两端通过管路分别连接第一工质床、第二工质床;第二电磁阀、第四电磁阀串联,两端通过管路分别连接第一工质床、第二工质床;隔膜水泵、第五电磁阀串联,两端分别连接在换热器一端,换热器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上;第二电磁阀、第四电磁阀之间,隔膜水泵、第五电磁阀之间,通过管路相连接。
进一步,工质床两端焊接有法兰,法兰安装有过滤网,法兰的外侧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在制冷仓上。
进一步,磁工质为稀土金属丝或者稀土金属合金丝,直径为0.1mm-1mm。
进一步,制冷仓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制冷仓的起始温度的二极管制冷片,二极管制冷片带有温度传感器;换热器、蓄冷器设置有薄膜铂电阻,薄膜铂电阻用于记录温度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稀土研究院;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包头稀土研究院;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30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