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多模态手持式OCT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33092.9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7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卢兆东;许景江;袁钘;陈海奕;程浩松;林泽彬;谢维;林润强;吴彤益;邹艺铭;何伟泰;杨金生;胡珂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叶洁勇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打印 技术 多模态 手持 oct 系统 | ||
1.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多模态手持式OCT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光源(100)、第一光纤耦合器(200)、第一环形器(300)、第一准直透镜(400)、第一平面反射镜(500)、第二环形器(600)、第二准直透镜(700)、扫描振镜x(800)、扫描振镜y(900)、扫描透镜(1000)、第二平面反射镜(1100)、聚焦透镜(1200)、CCD相机(1300)、第二光纤耦合器(1400)、平衡探测器(1500)和计算机系统(1600),所述系统分为箱体、扫描振镜部分、相机部分和其他部分,所述箱体包括第二准直透镜(700)、扫描透镜(1000)和第二平面反射镜(1100),所述扫描振镜部分包括扫描振镜x(800)和扫描振镜y(900),所述相机部分包括聚焦透镜(1200)和CCD相机(1300),所述其他部分包括光源(100)、第一光纤耦合器(200)、第一环形器(300)、第一准直透镜(400)、第一平面反射镜(500)、第二环形器(600)、第二光纤耦合器(1400)、平衡探测器(1500)和计算机系统(1600),所述光源(100)发出的光通过光纤经过第一光纤耦合器(200)后分成两束,第一束光依次经过第一环形器(300)和第一准直透镜(400)后投射到第一平面反射镜(500),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镜(500)将第一束光按照第一入射入径反射回第一环形器(300),所述第一入射入径为第一束光的入射入径,第二束光依次经过第二环形器(600)和第二准直透镜(700)后投射到扫描振镜x(800)和扫描振镜y(900),所述扫描振镜y(900)将第二束光投射到扫描透镜(1000)后聚焦到待测样品,在所述待测样品上产生后向散射光,所述后向散射光的一部分按照第二入射入径返回第二环形器(600),所述第二入射入径为第二束光的入射入径,第一环形器(300)上反射回来的第一光束和第二环形器(600)上反射回的后向散射光发生干涉后投射到第二光纤耦合器(1400),后入射平衡探测器(1500),所述平衡探测器(1500)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传输到计算机系统(1600),所述待测样品上的后向散射光的另一部分通过扫描振镜y(900)入射第二平面反射镜(1100),所述第二平面反射镜(1100)将光束反射到聚焦透镜(1200),后入射CCD相机(1300),CCD相机(1300)将成像结果传输到计算机系统(1600)中;
所述扫描振镜部分还包括扫描振镜支架(1700)和固定支架(1800),所述相机部分还包括CCD相机外壳(1900),所述箱体部分还包括箱体外壳(2000),三重螺纹连接体(2100),焦距调节装置a(2200),焦距调节装置b(2300)和焦距调节装置c(2400);
所述扫描振镜支架(1700),固定支架(1800),CCD相机外壳(1900),箱体外壳(2000),三重螺纹连接体(2100),焦距调节装置a(2200),焦距调节装置b(2300)和焦距调节装置c(2400)由3D打印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多模态手持式OCT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200)和第二光纤耦合器(1400)的耦合比为75: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多模态手持式OCT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准直透镜(400)和第一平面反射镜(500)共光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多模态手持式OCT系统,其特征在于,扫描振镜x(800)和扫描振镜y(900)之间存在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扫描振镜x(800)和扫描振镜y(900)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使得光源(100)发出的光可沿光路到达待测样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多模态手持式OCT系统,其特征在于,扫描振镜y(900)、扫描透镜(1000)、聚焦透镜(1200)和CCD相机(1300)共光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309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