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层软负载架构的网络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33473.7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2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晨;袁阳;闫凡茜;王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3/0811 | 分类号: | H04L43/0811;H04L43/0817;H04L41/063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孙乳笋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层 负载 架构 网络 故障诊断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层软负载架构的网络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可用于金融领域或其他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得访问报文的诊断参数;获得第一配置节点的实时状态信息以及第二IP地址的健康状态;获得第三IP地址、第三端口号、第一软负载健康检查链接、第二返回值、第二配置节点的实时状态信息和第三IP地址的健康状态;获得第一网络端口诊断结果、第一深度健康检查结果、第二网络端口诊断结果和第二深度健康检查结果;获得第一网络故障诊断结果。本发明提高了网络故障诊断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层软负载架构的网络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金融行业逐步采用了双层软负载架构提供互联网应用的对外服务。该架构通过首层硬负载节点实现快速转发,二层软负载节点实现复杂的调度策略,同时充分利用软负载节点的横向扩展能力实现快速扩容,提高了整个负载均衡系统的服务支撑能力。
为了满足不同应用复杂的转发需求,同时又要兼顾应用特性需求,如业务并发量大、延时要求高、长连接需求等,还要考虑不同应用间共用软负载集群可能存在的风险,二层软负载节点的集群数量以及单一集群中的服务器数量都会很多。而且该架构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七层软负载转发功能,域名、上下文根、cookie等应用层信息都会作为决定应用数据转发路径的关键参数,因此分析一条完整的数据流信息需要域名系统、硬负载系统、软负载系统、应用系统等多个系统信息相结合。由于上述这些系统通常都是由不同专业不同职责部门分管,导致双层软负载架构下应用数据流分析流程长、故障诊断难度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双层软负载架构的网络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能够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种基于双层软负载架构的网络故障诊断方法,包括:
对客户端的访问报文进行解析,获得所述访问报文的诊断参数;其中,所述诊断参数包括第一IP地址、第一端口号、上下文根和Cookie字段;
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第一端口号以及硬负载配置信息,获得第一配置节点以及对应的软负载系统中的第二IP地址、第二端口号、硬负载健康检查链接和第一返回值,并获得所述第一配置节点的实时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第二IP地址的健康状态;
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第二端口号以及软负载配置信息,获得软负载转发规则,根据所述上下文根、Cookie字段以及所述软负载转发规则,获得第二配置节点以及对应的第三IP地址、第三端口号、第一软负载健康检查链接和第二返回值,并获得所述第三IP地址的健康状态以及基于所述硬负载健康检查链接和第一返回值获得所述第二配置节点的实时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IP地址和第三端口号进行网络端口服务诊断,获得第一网络端口诊断结果,并根据第一软负载健康检查链接和第二返回值对应用服务器进行深度健康检查,获得第一深度健康检查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节点的实时状态信息、所述第二IP地址的健康状态、所述第二配置节点的实时状态信息、所述第三IP地址的健康状态所述第一网络端口诊断结果、所述第一深度健康检查结果以及第一网络故障诊断规则,获得第一网络故障诊断结果。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层软负载架构的网络故障诊断装置,包括:
解析单元,用于对客户端的访问报文进行解析,获得所述访问报文的诊断参数;其中,所述诊断参数包括第一IP地址、第一端口号、上下文根和Cookie字段;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第一端口号以及硬负载配置信息,获得第一配置节点以及对应的软负载系统中的第二IP地址、第二端口号、硬负载健康检查链接和第一返回值,并获得所述第一配置节点的实时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第二IP地址的健康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34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