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慧物联网的感知层数据安全接入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3778.8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4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建;彭作良;曾航;黄杨;王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瑞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15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慧 联网 感知 数据 安全 接入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智慧物联网的感知层数据安全接入方法及其系统,该接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连接的物联网感知设备的配置文件,按照配置文件中的通信协议进行通信交互和数据采集;基于数据采集所获取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存储处理;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采用二阶加密方式,将数据流拆分成数据片段并添加随机数,根据时间戳选择二阶加密算法,获得加密数据源并上传到对应的虚拟网关。本申请按照各个物联网感知设备的配置文件中的通信协议,对数据进行采集,便于与虚拟网关进行通信交互;对数据流进行拆分再增加随机数,改变数据流的值长,增加数据的安全;通过对数据流进行二阶加密,提高了数据存储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智慧物联网的感知层数据安全接入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接入的物联网感知设备的种类、数量越来越多,各区域甚至同一区域的感知设备采用的传输协议、通信协议、以及数据传输的格式也各不相同。对于各类感知设备的接入兼容性存在不足,只能对特定类型的物联网感知设备进行接入,支持几种主流的数据传输协议,解析特定的数据格式,难以整合种类繁杂的物联网感知设备,使得智慧物联网对数据通讯缺少加密处理和远程控制的授权管理,存在数据泄露和非法控制隐患,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物联网的开放性,数据的采集、存储安全风险比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数据存储时的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智慧物联网的感知层数据安全接入方法及其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智慧物联网的感知层数据安全接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智慧物联网的感知层数据安全接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连接的物联网感知设备的配置文件,按照配置文件中的通信协议进行通信交互和数据采集;
基于数据采集所获取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存储处理;
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采用二阶加密方式,将数据流拆分成数据片段并添加随机数,根据时间戳选择二阶加密算法,获得加密数据源并上传到对应的虚拟网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照各个物联网感知设备的配置文件中的通信协议,对数据进行采集,便于与虚拟网关进行通信交互;对数据流进行拆分再增加随机数,改变数据流的值长,增加数据的安全;通过对数据流进行二阶加密,提高了数据存储时的安全性。
可选的,基于数据流拆分成数据片段的步骤中,对获取的所述数据片段进行解析;
如果解析成功,则自动生成一组随机数,并对数据流进行加密;
如果解析失败,则对物联网感知设备所采用的通信协议进行解析,将对应的解析算法保存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文件中,按照保存的解析算法对数据源的数据进行重新解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获取的数据片段进行解析,便于改变数据流的值长,从而增加数据的安全;当数据片段解析失败时,根据物联网感知设备的通信协议重新配置解析算法,实现对数据流进行加密。
可选的,基于将加密数据源上传到对应的虚拟网关的步骤中,对上传的所述虚拟网关是否注册成功进行验证;
若验证合法则解析数据片段,将数据流按照平台规范存储到数据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上传的虚拟网关进行验证,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时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第二阶加密包括多种加密算法,基于时间戳的运算结果,选用其中一种加密算法,对待加密的数据流进行加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二阶加密过程中,依据时间戳进行计算,选择多个加密算法中的一个进行加密,保证了数据加密的唯一性,提高了数据安全。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智慧物联网的感知层数据安全接入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瑞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瑞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37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