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无毒的驱蚊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33956.7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7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9 |
发明(设计)人: | 黄灯勇;杨静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比(广州)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广东伊茗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K8/92;A61K8/891;A61K8/60;A61K8/81;A61K8/41;A61K8/34;A61Q17/02;A61P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无毒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一种安全无毒的驱蚊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流体特性调节剂91.04~99.33份;第一驱蚊剂2.6~3.6份;抗菌消炎舒缓剂0.4~0.8份;PH调节剂0.06~0.07份;第二驱蚊剂0.7~1.4份;其中,流体特性调节剂为水、卡波姆、甲基丙二醇、海藻糖的混合物;第一驱蚊剂包含苦油树籽油、孟二醇;抗菌消炎舒缓剂为水、丙二醇、甘草根提取物、龙胆根提取物、苦参根提取物、蛇床果提取物、青蒿提取物的混合物;所述PH调节剂至少用于调节组合物酸碱度;第二驱蚊剂包含亚香茅油。利用多种具有驱蚊效果的植物萃取物以协同达到驱蚊效果,具有安全、无毒的特点。在多个层面上实现蚊虫防治,包括驱蚊、蚊虫叮咬舒缓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用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安全无毒的驱蚊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蚊虫能够传播疟疾、登革热、寨卡病毒等多种疾病,在盛发季节更是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如,在春夏季节随着气温回暖时,蚊虫滋生,虫咬性皮炎出现的频率显著增高,在蚊虫叮咬处常出现丘疹、水肿性红斑等症状,伴有不同程度的刺痛、奇痒等感受,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困扰。且蚊虫的影响对婴幼儿更大,因为婴幼儿皮肤娇嫩、身体免疫力差,敏感脆弱,所以蚊虫叮咬后的变应性反应会更加明显,受到蚊虫叮咬后轻则红肿,重则细菌感染,更甚者还可能导致脑炎。所以,蚊虫的驱除和叮咬的防治,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健康都显得至关重要。
长期以来,化学合成的杀虫成分由于驱灭蚊虫的效果好、持续时间长,一直占据主要地位,但其也存在相应的一些缺陷,如:长期使用下可能会使蚊虫产生抗药性,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也可能会对人体产生较大毒副作用,如,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电蚊香中驱蚊成分一般是以避蚊胺(DEET)为主,避蚊胺驱蚊虽然效果好,但是长期使用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其毒副作用也不断有报道,如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皮肤损害、引起儿童脑病、引起荨麻疹综合症、血压低和心率下降等。
所以,亟需一种能起到良好的避蚊效果,并且毒副作用小、安全的,同时对环境友好的驱蚊产品。目前,发现许多植物精油对蚊虫具有一定的毒杀和驱避效果,驱避机理是蚊虫选择避开含有植物精油的信号源或是被植物精油所排斥而减少对人类的侵袭,使人们免遭蚊虫骚扰,减少虫媒疾病的传播。因为主要成分作为一种植物萃取物,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环境,都相对更为友好。所以,以植物萃取物作为驱蚊产品的有效成分已成为一种趋势。
但是,现有的相关驱蚊制剂,往往驱蚊成分单一、不稳定,且单纯的采用植物萃取物,效果也较为有限,驱蚊效果不佳。同时,由于部分成分在含量上升后仍然会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现有技术为了适应人体皮肤和避免毒副作用,往往使用含量也是有限的,即无法完全规避蚊虫的靠近;而目前的驱蚊制剂也未考虑到蚊虫靠近后的防治,如未考虑蚊虫叮咬后的症状缓解等。所以,现有技术亟需一种性质稳定、安全高效低毒、不局限于只驱避蚊虫的、更为有效的驱蚊组合物或相关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无毒的驱蚊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产品,能应用于驱蚊防治中有效驱除蚊虫,且驱蚊组合物或相应产品对人体皮肤高度亲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也能舒缓蚊虫叮咬后的症状,改善蚊虫围绕或叮咬后造成的不利影响。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无毒的驱蚊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其中,流体特性调节剂为水、卡波姆、甲基丙二醇、海藻糖的混合物;第一驱蚊剂包含苦油树籽油、孟二醇;抗菌消炎舒缓剂为水、丙二醇、甘草根提取物、龙胆根提取物、苦参根提取物、蛇床果提取物、青蒿提取物的混合物;所述PH调节剂至少用于调节组合物酸碱度;第二驱蚊剂包含亚香茅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比(广州)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广东伊茗药业有限公司,未经乐比(广州)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广东伊茗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39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