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行星球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4163.7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7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林晓晨;许元顺;张大鹏;赵泽华;马兵;张后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2C17/08 | 分类号: | B02C17/08;B02C17/10;B02C17/18;B02C17/24;B02C23/24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刘佳慧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行星 设备 | ||
1.一种高温行星球磨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托盘和若干球磨单元;
所述托盘水平设置,可以绕其中心在水平面内转动;
所述球磨单元包括外框架、内筒行星齿轮和若干金属磨球;
所述外框架包括框架本体,框架本体设于托盘上,并可相对于托盘转动;若干球磨单元的框架本体围绕托盘中心均匀分布;
行星齿轮固定套在框架本体上,行星齿轮转动、且转动方向与托盘的转动方向相反,框架本体随托盘转动的同时、随行星齿轮反方向自转;
所述内筒包括筒体,筒体竖向固定在框架本体内,随框架本体转动;
筒体的筒壁内覆有一层保温层,保温层内覆有一层耐磨层;筒体内还设有磁轭线圈层,位于保温层外侧或嵌在保温层中的外侧;磁轭线圈层包括磁轭和线圈,线圈位于磁轭内侧或嵌在磁轭中的内侧;线圈与高频电源连接;
若干金属磨球设于筒体内;
物料放入筒体内,金属磨球使物料在滚动的筒体内得到研磨,同时线圈通高频交流电在筒体内部产生交变磁场,使金属磨球表面产生感应涡流发热进而加热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行星球磨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磁轭线圈层嵌在位于侧筒壁位置的保温层中;
所述线圈嵌在磁轭中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行星球磨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框架本体底部中心具有一向下凸出的框架转轴;
所述托盘具有若干上下贯穿的转动轴孔,转动轴孔的数量与球磨单元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
各球磨单元框架本体的框架转轴穿过其对应的转动轴孔,可在转动轴孔内相对转动;
行星齿轮位于托盘下方,固定套在框架转轴向下伸出托盘的部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行星球磨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底座和主轴;
主轴竖直设置在底座内的底面上,可由驱动装置驱动其转动;
所述托盘的中心固定套在主轴上,随主轴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温行星球磨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底座的侧壁内设有一圈内齿轮,位于若干球磨单元行星齿轮的外侧,并与行星齿轮均啮合;托盘带动行星齿轮公转时,行星齿轮在内齿轮的作用下进行自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温行星球磨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进出气控制系统,与各球磨单元的内筒连通,控制气体进出内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温行星球磨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内筒还包括筒盖,密封盖在筒体的顶部开口上;
球磨单元具有贯穿外框架和内筒底部的进气通道和贯穿外框架和内筒顶部的出气通道,气体由进气通道进入内筒,再由出气通道排出;
所述进出气控制系统包括若干球冠型盖板,分别设在各球磨单元的内筒中,盖在其进气通道的端口上,球冠型盖板通过弹性件与内筒的底面连接;
当进气压力大于筒体内压力时,球冠型盖板被气压顶开;当进气压力小于筒体内压力时,球冠型盖板通过弹性件的恢复力自动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温行星球磨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进出气控制系统还包括进气主通道和若干进气分管道,进气主通道设在所述主轴底部,进气分管道的数量与球磨单元的数量相当并一一对应,进气分管道的一端与进气主通道连通,另一端通过气密轴承与相应球磨单元的进气通道连通;
所述进出气控制系统还包括出气主通道和若干出气分管道,出气主通道设在所述主轴顶部,出气分管道的数量与球磨单元的数量相当并一一对应,出气分管道的一端与出气出通道连通,另一端通过气密轴承与相应球磨单元的出气通道连通;
气体由进气主通道进入设备,由出气主通道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温行星球磨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进气分管道和出气分管道上均设有阀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温行星球磨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外框架还包括紧固支架和紧固螺杆,紧固支架可拆卸地固定在框架本体的上端,紧固螺杆穿过紧固支架、下端抵在所述筒盖上,且紧固螺杆与紧固支架螺纹连接,拧动紧固螺杆,紧固螺杆向下抵住筒盖密封内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41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膨胀型复合阻燃膜
- 下一篇:一种护理内科多功能吸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