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环保利用共振原理破碎混凝土回收钢筋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4862.1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4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俞嘉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伊(温州)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9/16 | 分类号: | B02C19/16;B02C23/08;B02C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500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利用 共振 原理 破碎 混凝土 回收 钢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破碎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利用共振原理破碎混凝土回收钢筋的装置,包括破碎箱,所述破碎箱内部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出料板,所述出料板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摆动轮,所述破碎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分隔挡板,所述分隔挡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共振板,所述破碎箱内部的右下方活动连接有气压管,所述气压管的下方进货单连接有控气轨道,所述破碎箱外部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控时轮。固定挡板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推动卡杆,当推动卡杆在动力凸轮的推动作用下向上移动的时候,推动翻转板翻转,从而控制翻转板按照一个方向翻转,从而提高共振破碎的效率,从而达到了提高破碎混凝土效率的效果,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破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环保利用共振原理破碎混凝土回收钢筋的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指的是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等混合,特殊的场合下还需要加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等,按照特定的比例,经过均匀的搅拌,最后密实成型以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也可以加入钢筋等增强其性能。
混凝土当中常常利用钢筋提高其性能,但是这些混凝土在废弃之后,通常需要将内部的钢筋进行回收,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但是混凝土由于其性质的原因,导致其难以破碎,取出内部钢筋难度较大,针对上述问题,故而我们提出了一种节能环保利用共振原理破碎混凝土回收钢筋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方便收集钢筋等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环保利用共振原理破碎混凝土回收钢筋的装置,包括破碎箱,所述破碎箱内部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出料板,所述出料板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摆动轮,所述破碎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分隔挡板,所述分隔挡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共振板,所述破碎箱内部的右下方活动连接有气压管,所述气压管的下方进货单连接有控气轨道,所述破碎箱外部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控时轮,所述破碎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动力凸轮,所述分隔挡板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活动轨道,所述破碎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推动卡杆,所述破碎箱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出料阀。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板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出料齿,所述分隔挡板的中间开设有出料槽。
作为优选,所述破碎箱的下方开设有排污口,快速排出破碎混凝土。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阀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出料挡板,所述分隔挡板与出料挡板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接杆。
作为优选,所述气压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气压杆,所述控气轨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控气滑块,所述控时轮与控气滑块之间活动连接有摆动杆。
作为优选,所述翻转板上活动连接有翻转轮,翻转轮采用单向齿设计,所述推动卡杆之间活动连接有推动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凸轮与活动轨道内部的活动挡板之间是活动连接的。
(二)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利用共振原理破碎混凝土回收钢筋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节能环保利用共振原理破碎混凝土回收钢筋的装置,通过启动破碎箱,破碎箱内部的共振板和动力凸轮开始工作,利用共振板使得振动频率达到与混凝土的振动频率一致,快速振动,从而达到破碎混凝土的效果,从而达到了快速破碎混凝土的效果,简化了混凝土破碎的工序,节约了人力财力等。
2、该节能环保利用共振原理破碎混凝土回收钢筋的装置,通过动力凸轮的转动,动力凸轮与固定轨道内部活动连接的固定挡板之间是活动连接的,固定挡板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推动卡杆,当推动卡杆在动力凸轮的推动作用下向上移动的时候,推动翻转板翻转,从而控制翻转板按照一个方向翻转,提高共振破碎的效率,达到了提高破碎混凝土效率的效果,提高了加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伊(温州)创意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洛伊(温州)创意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48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