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车辆的转向架和带有非对称支撑梁的转向架框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5521.6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0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P·金;P·亚当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庞巴迪运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52 | 分类号: | B61F5/5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金辉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转向架 带有 对称 支撑 框架 | ||
1.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10)的整体式转向架框架(14),所述整体式转向架框架(14)包括:
至少两个侧梁(24),所述侧梁(24)分别在转向架框架(14)的纵向中间平面(100)的左侧和右侧,沿转向架框架(14)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且沿转向架框架(14)的横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和
至少一个支撑梁(28),所述支撑梁(28)沿转向架框架(14)的横向方向延伸,其中支撑梁(28)刚性连接到两个侧梁(24)中的每个,并且支撑梁(28)包括支撑部分(30)和细长部分(32),所述支撑部分(30)用于支撑转向架(10)的驱动单元(16),其中由平行于纵向中间平面(100)的横截面平面的横剖的支撑梁(28)的每个横截面具有平面惯性矩(M)和极惯性矩(J),
其特征在于,支撑部分(30)直接连接到两个侧梁(14)中的一个,并且通过细长部分(32)连接到两个侧梁(14)中的另一个,其中支撑梁(28)的支撑部分(30)的任意横截面的平面惯性矩(M)和极惯性矩(J)分别是支撑梁(28)的细长部分(32)的任意横截面的平面惯性矩(M)和极惯性矩(J)的至少两倍,优选至少2.5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转向架框架(14),其特征在于,细长部分(32)沿横向方向延伸的长度是从侧梁(24)中的一个到另一个的沿横向方向测量的支撑梁(28)的总长度的至少三分之一,且优选至少五分之二。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整体式转向架框架(14),其特征在于,支撑部分(30)沿横向方向延伸的长度小于从侧梁(24)中的一个到另一个的沿横向方向测量的支撑梁(28)的总长度的五分之二,且优选小于三分之一。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整体式转向架框架(14),其特征在于,支撑梁(28)还包括从支撑部分(30)延伸到细长部分(32)的过渡部分(34),其中当过渡部分(34)的任意横截面到支撑部分(30)的距离增加时,所述过渡部分(34)的横截面的平面惯性矩(M)和极惯性矩(J)减小。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整体式转向架框架(14),其特征在于,支撑梁(28)的支撑部分(30)的任意横截面的极惯性矩(J)是支撑梁(28)的细长部分(32)的任意横截面的极惯性矩(J)的至少三倍。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整体式转向架框架(14),包括另外的支撑梁(28),所述另外的支撑梁(28)沿整体式转向架框架(14)的横向方向延伸,其中支撑梁(28)和另外的支撑梁(28)分别在整体式转向架框架(14)的横向中间平面(200)的前侧和后侧,并沿整体式转向架框架(14)的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其中另外的支撑梁(28)包括另外的支撑部分(30)和另外的细长部分(32),所述另外的支撑部分(30)用于支撑驱动单元(16)或另外的驱动单元(16),所述另外的支撑部分(30)通过另外的细长部分(32)连接到两个侧梁(24)中的一个,并且直接连接到两个侧梁(24)中的另一个,其中由平行于纵向中间平面(100)的横截面平面横剖的另外的支撑梁(28)的每个横截面具有平面惯性矩(M)和极惯性矩(J),并且另外的支撑梁(28)的另外的支撑部分(30)的任意横截面的平面惯性矩(M)和极惯性矩(J)分别是另外的支撑梁(28)的另外的细长部分(32)的任意横截面的平面惯性矩(M)和极惯性矩(J)的至少两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庞巴迪运输有限公司,未经庞巴迪运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55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