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商用车中冷器出气塑料管及其连续式注料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6462.4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2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郝伦伦;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艾泰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B29D23/0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5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62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商用 车中冷器 出气 塑料管 及其 连续 式注料 生产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商用车中冷器出气塑料管,包括中冷器出气塑料管管体和预埋安装支架,中冷器出气塑料管管体的中间部位弯折,且两端内部设置有安装金属套,预埋安装支架的筒体部分固定套在中冷器出气塑料管管体上,且预埋安装支架的筒体部分靠近中冷器出气塑料管管体的其中一端,预埋安装支架与其靠近中冷器出气塑料管管体的这一端之间固定有焊接快插接头,焊接快插接头与中冷器出气塑料管管体连通,预埋安装支架的筒体部分设置有凸起于筒体部分的固定耳孔板,预埋安装支架另一侧的中冷器出气塑料管管体外侧壁分别设置有传感器安装座和预埋线束安装座。本发明成型更简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件,具体说是一种商用车中冷器出气塑料管。
背景技术
中冷系统是增压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重要部分,它的作用是降低涡轮增压后的高温气体温度和提高进气量,从而达到提高发动机功率的作用。中冷器与发动机的连接管道即为中冷器出气管,中冷器出气管上需要安装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固定支架、线束安装座。现有商用车的中冷器出气管多采用中间不锈钢硬管、两端软管的结构,一般中间不锈钢硬管上焊接传感器座、固定支架、线束安装座。随着商用车升级换代空间布置逐渐紧凑、轻量化愈加苛刻的要求,不锈钢硬管存在成型复杂结构困难;金属传感器安装座、固定支架、线束安装座加工效率低下、成本高;金属焊接完一致性差;外观差、清洁度无法保证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商用车中冷器出气塑料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商用车中冷器出气塑料管,包括中冷器出气塑料管管体和预埋安装支架,中冷器出气塑料管管体的中间部位弯折,且两端内部设置有安装金属套,预埋安装支架的筒体部分固定套在中冷器出气塑料管管体上,且预埋安装支架的筒体部分靠近中冷器出气塑料管管体的其中一端,预埋安装支架与其靠近中冷器出气塑料管管体的这一端之间固定有焊接快插接头,焊接快插接头与中冷器出气塑料管管体连通,预埋安装支架的筒体部分设置有凸起于筒体部分的固定耳孔板,预埋安装支架另一侧的中冷器出气塑料管管体外侧壁分别设置有传感器安装座和预埋线束安装座,中冷器出气塑料管管体采用三维吹塑工艺加工而成,预埋安装支架、预埋线束安装座注塑工艺加工而成,且中冷器出气塑料管管体、焊接快插接头、预埋安装支架、传感器安装座和预埋线束安装座采用PA6-GF15材料制成,且焊接快插接头和传感器安装座通过塑料焊接工艺与中冷器出气塑料管管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固定耳孔板内贯穿有减震垫。
进一步地,传感器安装座为板形,且两端分别设置有通孔和用于安装固定传感器的铜螺母。
进一步地,预埋线束安装座为拱形,且两端分别固定在弧形的固定板外侧面,预埋线束安装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螺丝孔,预埋线束安装座通过固定板的内弧面与中冷器出气塑料管管体固定。
进一步地,固定耳孔板设置有与预埋安装支架的筒体固定连接的筒形连接筋,连接筋的一侧设置有三角连接筋与筒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传感器安装座的通孔和铜螺母四周设置有多个镂空的省料孔。
进一步地,焊接快插接头的侧壁设置有凸起于焊接快插接头本体的挡环。
进一步地,中冷器出气塑料管管体的两端还分别套有橡胶密封圈。
固定支架、线束安装座、传感器安装座、快插接头注塑成型,其成本低、尺寸精密、效率高;通过三维吹塑而成的本发明能够实现无缝成型的塑料硬管,紧密的将线束安装座、固定支架连接到一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其产品的无飞边毛刺,圆周上无需加工,对回料的处理更加简单。管体采用的径向壁厚控制系统可以作用于360°圆周上的任意点,吹塑的产品壁厚均匀、全自动生产、效率高、产品重复性好,可以在任何区域预埋塑料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艾泰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艾泰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64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