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管的焦点定位方法、射线探测装置和电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6516.7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7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吴秋生;林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A61B6/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贺才杰 |
地址: | 20180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点 定位 方法 射线 探测 装置 电子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球管的焦点定位方法、射线探测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其中,该球管的焦点定位方法包括:获取探测组件中每个探测单元所接收到的射线强度值,得到探测面的射线强度分布图,其中,球管发射的至少一部分射线被遮挡物遮挡而在探测组件的探测面形成阴影区域;根据射线强度分布图,确定探测面的预设区域对应的射线强度中心的位置;根据射线强度中心的位置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球管的焦点位置,其中,预设对应关系包括射线强度中心的位置与球管的焦点位置的对应关系。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射线探测装置对射线剂量敏感的问题,实现了将球管焦点定位与射线剂量解耦的效果,同时还简化了焦点定位,提高了焦点定位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学成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球管的焦点定位方法、射线探测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为CT)成像系统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或超声波等射线,结合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CT成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
在CT成像系统中,X光源的焦点位置(与探测器阵列的相对位置)为CT图像重建提供最基本的参照系。在理想的CT成像系统模型中,X光源的焦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但在实际情形中,焦点位置会随着扫描场景及X射线球管自身状态的变化而时刻发生移动。其中,移动方向包括两个:方位角方向和切片方向。为保证CT图像质量不受焦点移动的影响,必须将实际扫描过程中的焦点位置与理想模型中的焦点位置进行比较和修正,从而重建得到准确的CT图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方法,能够在CT扫描过程中对X光源的焦点位置进行跟踪。
目前相关技术中的X光源的焦点位置的探测往往是通过算法估计法和装置测量法来实现。算法估计法是指在软件上根据扫描参数和X射线球管自身特性,预先估算焦点位置的变化规律,属于间接估计,其缺点是不够实时准确、算法复杂、运算量大。装置测量法则是在硬件上利用参考探测器(Reference Detector,简称为RD)装置,在CT扫描过程中实时对X光源焦点位置进行跟踪。
相关技术的装置测量法有的通过测量发射射线的光功率来定位球管焦点的位置,然而,由于在CT成像的扫描过程中所用的射线的剂量各不相同,导致在不同扫描过程中检测到的光功率的数值各不相同。为了能够抵消射线剂量的影响,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获取不同剂量下光功率数值对应的球管焦点位置,因而导致球管焦点定位复杂。况且,CT设备获得的射线的剂量与实际的剂量仍然可能存在误差,这进一步导致了球管焦点定位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球管的焦点定位方法、射线探测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射线探测装置对射线剂量敏感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球管的焦点定位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探测组件中每个探测单元所接收到的射线强度值,得到所述探测面的射线强度分布图,其中,球管发射的至少一部分射线被遮挡物遮挡而在探测组件的探测面形成阴影区域;根据所述射线强度分布图,确定所述探测面的预设区域对应的射线强度中心的位置;根据所述射线强度中心的位置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球管的焦点位置,其中,所述预设对应关系包括射线强度中心的位置与所述球管的焦点位置的对应关系。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区域包括所述探测面内的一或多行探测单元所在的区域,和/或所述探测面内的一或多列探测单元所在的区域;所述预设区域至少包括所述阴影区域的一部分。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射线强度分布图,确定所述探测面的预设区域对应的射线强度中心的位置包括:在所述预设区域包括所述探测面内的一或多行探测单元所在的区域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一或多行探测单元探测到的射线强度中心的位置的列号;在所述预设区域包括所述探测面内的一或多列探测单元所在的区域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一或多列探测单元探测到的射线强度中心的位置的行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65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号重传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 下一篇:巷道掘进多类别钻机平台的移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