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多孔质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36740.6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8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松延广平;水口晓夫;宇山浩;吉泽千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5D7/24 | 分类号: | B05D7/24;B05D3/00;H01M50/4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李照明;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多孔 质体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简便性优异、并且能够抑制表皮层形成的、使用非水溶性高分子制造树脂多孔质体的制造方法。这里公开的树脂多孔质体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在含有非水溶性高分子的良溶剂和所述非水溶性高分子的不良溶剂的混合溶剂中溶解所述非水溶性高分子,并且使绝缘粒子分散在其中而调制涂布液的工序,将所述涂布液涂布在基材上的工序,以及从所述涂布的涂布液使所述混合溶剂气化而将其除去的工序,所述不良溶剂的沸点高于所述良溶剂的沸点,通过使所述混合溶剂气化将其除去而形成孔隙,得到多孔质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多孔质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非水溶性高分子的树脂多孔质体能够显示轻量性、缓冲性、绝热性、消音性、分离性、吸附性等各种特性。因此,使用非水溶性高分子的树脂多孔质体被使用于捆包材料、建筑材料、吸音材料、扫除用品、化妆用品、分离膜、吸附材、精制用载体、催化剂载体、培养基等多种用途。
从制造成本等观点考虑,期望使用非水溶性高分子的树脂多孔质体的制造方法能够简便。因此,作为可以简便地制造作为非水溶性高分子的聚偏氟乙烯的多孔质体的方法,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聚偏氟乙烯的多孔质体的制造方法,其包含以下工序:使聚偏氟乙烯在加热下溶解于其良溶剂与其不良溶剂的混合溶剂中而调制溶液;将该溶液冷却而获得成型体;使该成型体浸渍于其它溶剂而将上述混合溶剂置换为其它溶剂;以及将该其它溶剂干燥而除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2362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上述以往技术的制造方法在简便制造树脂多孔质体方面还有改善的余地。此外发现,树脂多孔质体的表面容易形成不具有孔隙的表皮层。在树脂多孔质体具有表皮层的情况下,流体不能透过,树脂多孔质体的用途受到局限,是不利的。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简便性优异、并且能够抑制表皮层的形成、使用非水溶性高分子的树脂多孔质体的制造方法。
这里公开的树脂多孔质体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在含有非水溶性高分子的良溶剂和所述非水溶性高分子的不良溶剂的混合溶剂中溶解所述非水溶性高分子,并且使绝缘粒子分散在其中而调制涂布液的工序,将所述涂布液涂布在基材上的工序,以及从所述涂布的涂布液使所述混合溶剂气化而将其除去的工序,所述不良溶剂的沸点高于所述良溶剂的沸点,通过使所述混合溶剂气化将其除去而形成孔隙,得到多孔质体。
根据该方案,能够提供简便性优异、并且能够抑制表皮层形成的、使用非水溶性高分子制造树脂多孔质体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比较例1中得到的薄膜的截面的SEM照片。
图2是实施例7中得到的薄膜的截面的SEM照片。
图3是实施例11中得到的薄膜的截面的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树脂多孔质体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在含有非水溶性高分子的良溶剂和该非水溶性高分子的不良溶剂的混合溶剂中溶解该非水溶性高分子,并且使绝缘粒子分散而调制涂布液的工序(以下、也称作“涂布液调制工序”),将该涂布液涂布到基材上的工序(以下、也称作“涂布液涂布工序”),和、从该涂布上的涂布液使该混合溶剂气化而除去的工序(以下、也称作“混合溶剂除去工序”)。这里,该不良溶剂的沸点比该良溶剂的沸点高。通过将该混合溶剂气化除去,形成孔隙而得到多孔质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67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