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档案资料轨迹跟踪定位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6839.6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1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红;徐天翔;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知行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K19/06;G06Q10/06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田金霞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档案资料 轨迹 跟踪 定位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档案资料轨迹跟踪定位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RFID信号,识别管理身份标识和档案身份标识;计算管理身份标识和档案身份标识之间的距离;关联管理身份标识和档案身份标识;获取管理身份标识和档案身份标识的移动路径;根据所述移动路径判断档案是否异常;获取管理者的人体感应信息,根据所述人体感应信息唤醒RFID模块,唤醒RFID模块后识别所述管理身份标识。所述方法和系统采集RFID标签作为档案的身份信息,并根据RFID信号实时计算档案资料的位置信息,用于监控档案资料的移动轨迹,从而对档案资料进行全程监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档案资料轨迹跟踪定位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档案资料的管理基于人力监管,需要人工记录的方式获取档案的移出和归位,并且人工记录的方式仅仅是记录档案的移出时间和归位时间,并未对档案的移动过程进行监控,两点式的档案管理在非机密条的档案可以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机密级别较高的档案,则不太适用,因为机密级别较高的档案需要严格管控档案的移出和归位的全程路径,从而保障对机密档案不被泄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其中一个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档案资料轨迹跟踪定位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采集RFID标签作为档案的身份信息,并根据RFID信号实时计算档案资料的位置信息,用于监控档案资料的移动轨迹,从而对档案资料进行全程监控。
本发明其中一个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档案资料轨迹跟踪定位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获取操作人员的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和档案信息相匹配,从而可以监控操作人员对档案资料的全程操作,便于对档案资料的追踪和泄密追责。
本发明其中一个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档案资料轨迹跟踪定位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可采用规划路径,用于供操作人员按照规划路径对档案进行移动,当操作人员不按规划路径执行档案的运输时,可进行报警操作,一方面便于档案管理人员对不同机密档案的操作要求的熟悉,同时也对操作人员的规划化操作起到较好监控作用。
本发明其中一个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档案资料轨迹跟踪定位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根据获取的RFID信号强度对所述RFID标签进行监控转移,通过设多个合理距离的FID读写器,当RFID读写器采集到的RFID信号小于一定阈值时,可以转移到另一RFID读写器对RFID标签发出的RFID信号进行监控,从而使得整个监控过程保持稳定和连续。
为了实现至少一个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档案资料轨迹跟踪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RFID信号,识别管理身份标识和档案身份标识;
计算管理身份标识和档案身份标识之间的距离;
关联管理身份标识和档案身份标识;
获取管理身份标识和档案身份标识的移动路径;
根据所述移动路径判断档案是否异常。
根据本发明其中一个较佳实施例,获取管理者的人体感应信息,根据所述人体感应信息唤醒RFID模块,唤醒RFID模块后识别所述管理身份标识。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较佳实施例,唤醒所述RFID模块的方法包括:探测人体和感应器距离,设定第一距离阈值,当人体和感应器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则生成唤醒信号,用于唤醒所述RFID模块。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较佳实施例,设定第二距离阈值,所述RFID模块获取RFID读写器和管理身份标识的最短距离,当所述最短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则断开该RFID读写器对所述管理身份标识的识别。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较佳实施例,设定第三距离阈值,实时计算当前管理身份标识和档案身份标识之间的距离,若管理身份标识和档案身份标识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距离阈值,则关联所述管理身份标识和档案身份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知行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知行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68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