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地质灾害监测分布式数据库集群的扩展方法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7222.6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5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袁焦;陆鑫;王珣;王晖;伏坤;杨科;邹文露;余博;金劭南;刘勇;徐鑫;潘兆马;杨学锋;杨森;姚书琴;裴起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5 | 分类号: | G06F16/2455;G06F16/2458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韩洋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地质灾害 监测 分布式 数据库 集群 扩展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铁路地质灾害监测分布式数据库集群扩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获取用户的节点扩展请求,所述节点拓展请求包括:监测数据的类型与频率;访问分布式数据库集群中多个从节点,获取多个所述从节点的状态参数;根据多个所述从节点的状态参数对多个所述从节点进行评估,将分值最高的n个从节点推荐给用户;其中,n为本次节点扩展请求中用户需求的节点数量;
B、获取用户选择的n个从节点,采用预先建立的配置管理算法根据用户选择的n个从节点以及所述监测数据的类型与频率,控制所述分布式数据库集群进行节点的自动扩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参数包括:节点内存使用量、节点剩余可用空间百分比、节点使用分区量、节点I/O占用百分比、最大并发数、节点CPU使用百分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个所述从节点的状态参数对多个所述从节点进行评分,将分值最高的n个从节点推荐给用户,包括:
步骤101:根据所述监测数据频率对从节点的并发数进行验证,验证是否超过该从节点的最大并发数,若是,则所述从节点不能被选择、为禁用从节点;若否,则所述节点能够被选择,并进入步骤102;
步骤102,对所述从节点的各个状态参数依次进行打分,并对各个状态参数的分值进行加权计算,根据加权计算结果得到所述从节点的分值;
步骤103,对具有分值的多个从节点进行排序,找到分值最高的n个从节点推荐给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
步骤201,将用户选择的n个从节点与所述分值最高的n个从节点进行匹配,若匹配结果为完全一致,则进入步骤203;若否,即存在不匹配的从节点,则进入步骤202;
步骤202,对不匹配的从节点的并发数进行验证,根据所述监测数据频率验证是否超过所述从节点的最大并发数,若是,则禁止用户选择该从节点,并向用户发出重新选择的提示信息;若否,则进入步骤203;
步骤203,采用预先建立的配置管理算法根据用户选择的n个从节点以及所述监测数据的类型与频率,控制所述分布式数据库集群进行节点的自动扩展。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激活函数根据所述监测数据频率对用户选择的从节点的并发数进行验证。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建立的配置管理算法通过以下步骤控制所述分布式数据库集群进行自动扩展
由配置管理服务器读取集群平台各数据库中间件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信息,并对主节点进行网络连通性检查;当网络合格后,根据用户选择的从节点以及所述监测数据的类型更新分布式数据库集群的状态表,利用更新后的分布式数据库集群状态表生成配置文件,控制所述分布式数据库集群中的主节点依次根据所述配置文件进行更新与重启。
7.一种铁路地质灾害监测分布式数据库集群扩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管理平台,用于提供人机交互接口,获取用户输入的节点扩展请求与用户选择的从节点,并转发给配置服务器;以及将配置服务器计算得到的分值最高的n个从节点展示给用户;
配置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节点扩展请求,根据所述节点扩展请求访问分布式数据库集群中多个从节点,获取多个所述从节点的状态参数;根据多个所述从节点的状态参数对多个所述从节点进行评估,将分值最高的n个从节点通过所述配置管理平台展示给用户;其中,n为本次节点扩展请求中用户需求的节点数量;
以及,用于接收用户选择的n个从节点,并采用预先建立的配置管理算法根据用户选择的n个从节点以及所述监测数据的类型与频率,控制所述分布式数据库集群进行节点的自动扩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72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