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硒菌株GX-B4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37331.8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49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农梦玲;刘永贤;申佩弘;黄婵婵;梁琪;兰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宸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B09C1/1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广西咕咕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37 | 代理人: | 苗计伟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国(广西)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株 gx b4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耐硒菌株GX‑B4及其应用。一种耐硒菌株GX‑B4及其应用,其分类学名为Lysinibacillus boronitolerans,于2020年12月10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GDMCC No.61359,其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的耐硒菌株Lysinibacillus boronitolerans GX‑B4于3000μg/mL硒浓度下其去除率达到最高为34.1%。该结果可为硒污染地区生物修复提供菌种资源,为硒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硒菌株GX-B4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缺乏会导致克山病、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发病率的增加,硒摄入量过高,则会引起脱发与中毒的现象。硒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四种形态存在,分别是硒化物(Se2-)、单质硒(Se0)、亚硒酸盐(SeO32-)和硒酸盐(SeO42-),而各种形态之间的价态的转化都与微生物息息相关。高硒环境是耐硒微生物菌种的潜在来源,研究表明高硒环境胁迫下细菌产生应激反应,将毒性较高的无机硒转化为毒性较低的硒单质[4]。彭祚全等[5]与王明义等曾经从湖北恩施富硒土壤中筛选出耐硒菌株,并能在含硒培养基中将无机硒还原为红色单质硒,在治理环境硒污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中的硒安全值范围为0.1-3.0μg/g,小于或大于此值都会导致动物出现明显的缺硒病和硒中毒病。近年来,硒污染问题全球屡见不鲜,在我国湖北恩施和陕西紫阳地区曾出现过因硒污染中毒的案例,其中最著名的是恩施鱼塘坝人群硒中毒事件。紫阳地区的硒污染来源于富硒的硫化铁碳酸岩和火山岩岩床、开采和风化侵蚀导致含硒岩层露出地表,导致闹热村土壤的平均硒含量达到15.74mg/kg,最高达26mg/kg,远远高于土壤硒平均值含量。国外同样也出现硒污染问题,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利亚凯斯特森水库硒污染,高剂量的硒污染导致水中的水禽和鱼类死亡和畸变,同样,墨西哥瓦瓦地区、加拿大安大略湖以及波兰托伦市也因硒污染造成土壤、地表水洗含量严重超标现象。因此硒污染地区的环境修复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利用化学方法进行修复,则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目光投向了微生物生物修复方面。目前国内对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硒在土壤中的行为、植物富硒以及纳米硒材料,而对富硒土壤中的微生物研究较少,为此发明人从广西富硒地区采集土壤样品,对耐硒菌株进行鉴定,并进行耐硒菌株对硒的去除率测定,以期从微生物方向为硒资源的开发提供菌种资源。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硒菌株耐硼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boronitolerans GX-B4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耐硒菌株Lysinibacillus boronitolerans GX-B4是从广西贵港市覃塘区的土壤中分离得来,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Lysinibacillusboronitolerans,于2020年12月10日保藏于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简称GDMCC,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邮编:510070),保藏号为GDMCC No.61359。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耐硒菌株Lysinibacillus boronitolerans GX-B4在去除土壤中硒的用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宸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宸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73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