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7571.8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5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何波;皮江媛;黄益龙;罗保发;杨铠文;马寄耀;蒋元明;张振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61D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牛林涛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物 模型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包括在X线透视引导下,从腰部侧后入路通过椎间盘穿刺给予大鼠PBS冲液,构建盘源性腰痛动物模型,本发明通过多种腰疼痛行为学检测、椎间盘退变组织学和影像学方法对该模型进行评估,鉴定疾病动模型的性能。本发明采用X线透视引导的方式,一方面操作简便高效,定位准确,不需要添加细胞因子等诱导剂,除PBS外无其他诱导剂,价格经济,另一方面,采用精准细针穿刺,无需解剖腹部或背部手术后进行椎间盘破坏等复杂外科操作,手术难度低,简单易行,感染率和死亡率低,且对脊柱骨骼及腹背部肌肉创伤小,可更好的用于评估盘源性腰痛的发生发展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模型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物模型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腰痛是一种常见的骨骼肌肉疼痛性疾病,全球人口患病率高达31%,其中终生患病高达60%-80%,因其致残率高,致病因素复杂,治疗效果差,医疗成本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椎间盘退变是腰痛的主要原因,因而如何治疗盘源性腰痛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目前,各种药物在应用临床前,必须现在动物模型上保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外科手术或穿刺破坏动物椎间盘(开腹或背部机械创伤)是最常见的动物模型,而他们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因而寻找一种除椎间盘外骨骼肌肉结构损伤小,操作简便,科学合理的盘源性腰痛动物模型迫在眉睫。
如何微创但又精准损伤腰椎间盘是合理构建盘源性腰痛动物模型的主要问题,采用手术外科方式进行动物切开腹部和背部,并破坏脊柱骨质结构,虽然可保证椎间盘的精确损伤,但该类方式损伤过大,且破坏维持脊柱稳定性的其他解剖结构,如腹背部核心肌群、脊柱小关节、韧带及神经等,此外该方法手术具有操作难度大和模型不稳定等问题,而采用直接穿刺椎间盘方式,具有操作简便和经济实用的优势,但因其定位精准性差,易损伤神经及损伤程度不好掌控等原因往往很难获得稳定高效的盘源性腰痛动物模型,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动物模型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外科手术构建盘源性腰痛造模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种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包括:
(1)实验动物准备:准备230g-250g健康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
(2)在大鼠背部选取细针穿刺点;
(3)在X线透视引导下,细针进入椎间盘髓核中心部位;
(4)将PBS注入椎间盘髓核中心,即可得到盘源性腰痛动物模型;
(5)评估该盘源性腰痛动物模型。
上述技术方案中,大鼠具有和人类脊柱及椎间盘类似的解剖结构,价格低廉,对疼痛较为敏感,且被量化检测。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穿刺点为大鼠背部侧后方,位于第5和第6腰椎横突和上关节突之间,进针角度为45°。
在本发明中,所述穿刺椎间盘选取第4-5和第5-6水平,细针大小为26G。
在本发明中,所述PBS的给药体积为每只大鼠每个椎间盘2.5μL。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在X线透视引导下穿刺后,按设定的时间点对大鼠进行腰痛行为学检测,对第4-5和第5-6椎间盘进行组织学和影像学表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多角度检测手段评估疾病模型的性能,使得评估结果更为准确可靠。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X线透视引导下,从腰部侧后入路通过椎间盘穿刺给予大鼠PBS冲液,构建盘源性腰痛动物模型,减少腹部和背部外科手术造模对肌肉、脊柱小关节、神经和韧带的损伤,使得模型更加科学合理和符合疾病发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75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