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砂体传递模式的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37989.9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4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群;范彩伟;张迎朝;周家雄;邓勇;欧本田;李芳;吴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06;G06Q50/02;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陈伟斌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传递 模式 地层 孔隙 压力 预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砂体传递模式的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砂体的高部位和低部位;
S2.判断砂体是否存在压力传递,以及高压源所在的位置;
S3.确认高压源位置后,计算砂体低部位压力传递点的背景泥岩压力;
S4.判断砂体低部位是否存在断层,并判断断层封堵性,落实砂体低部位压力传递点和传递的它源压力;
S5.计算砂体低部位到设计井点的高差,得出砂体低部位到井点填充流体的自源压力,再将压力传递点传递的它源压力附加在自源压力上,得出体现最终地层孔隙压力的模型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砂体传递模式的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根据地震资料获取砂体深度构造,得到扇体的空间展布范围,制作深度构造图,从深度构造图上找到砂体低部位和高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砂体传递模式的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通过地震资料处理时的速度,或是速度谱解释速度,或者钻井时实际测井速度,落实砂体低部位的地层速度背景,根据地层速度判断砂体低部位的高压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砂体传递模式的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利用Eaton法计算砂体低部位背景泥岩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砂体传递模式的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景泥岩压力的计算公式为:其中,G0为上覆地层孔隙压力梯度;Gn为静水压力梯度;Δtn为正常趋势线上的声波时差值;Δtc为实际的声波时差值,C为地区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砂体传递模式的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根据地震构造判断是否存在断层,再利用方差体、蚂蚁体及地震分频体判断是否存在断层和裂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砂体传递模式的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根据断层的断距大小及岩性对接关系判断断层的封堵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砂体传递模式的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计算砂体低部位到井点全部填充水的自源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砂体传递模式的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计算砂体低部位到井点全部填充气的自源压力。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砂体传递模式的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计算砂体低部位到井点一半为填充水一半为填充气的自源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79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