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载试验堆载混凝土试块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8016.7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6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周治国;孙晓立;肖鹏辉;杨军;叶东昌;邵继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093 | 分类号: | B28B1/093;B28B1/29;B28B17/02;B28B23/02;G01N1/2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吴泽燊;卢颂昇 |
地址: | 51052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验 混凝土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载试验堆载混凝土试块制作方法,首先将废弃试块进行分类收集,将符合混凝土浇筑标准的废弃试块在模具内与混凝土进行振捣和浇筑,钢筋笼用于保证混凝土试块成型后的结构强度,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最大程度低成本实现废混凝土试块的再利用,节约大量建筑材料,同时不需要对体积较大的废混凝土试块进行二次破碎后的重新加工,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载试验堆载混凝土试块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基桩或地基基础承载力检测普遍采用堆载方法,堆载法需要大量混凝土试块提供反力,通常需要几百到几千吨混凝土材料。制作混凝土试块需要耗费大量水泥、砂、石等材料,消耗能源和排放较大,不符合国家环保政策。
工程建设需要进行材料检测,故检测单位日常会大量开展常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试验后会产生大量废试块需要处理,通常作为建筑垃圾填埋,或者将其进行破碎后重新加工成地面砖等再利用,然而破碎处理过程不环保,有较多噪音,且破碎成本较高,制约其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载试验堆载混凝土试块制作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制作混凝土试块成本高、废混凝土试块重新加工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S1、废弃试块的收集及分类整理,整理出用于制作混凝土试块和混凝土的备料;
S2、模具及加固结构框架制作,并将加固结构框架置于所述模具内;
S3、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所述模具内放入混凝土和废弃试块,进行振捣和浇筑;
S4、拆模及养护。
优选的,在步骤S1中:所述废弃试块的分类标准为:将大于5cm的块状的废弃试块分为第一类,将小于5cm的废弃块状或虽大于5cm但形状为片状的废弃试块分为第二类。
优选的,在步骤S1中:所述第一类的废弃试块用于放入模具内,所述第二类的废弃试块,需经过破碎机将其破碎,经分选后成为碎石和机制砂,用于混凝土制作。
优选的,在步骤S2中:所述模具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模具由若干钢模板组成,所述钢模板的方框体为槽钢和方钢相焊接制作,所述薄钢板通过焊接覆盖于方框体表面。
优选的,在步骤S2中:所述加固结构框架为钢筋笼,所述钢筋笼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钢筋笼由若干钢筋套箍相焊接制作,在钢筋笼上还设有若干吊钩件,所述吊钩件为U型的热轧带肋钢筋。
优选的,所述步骤S3的具体步骤如下:
S31、在模具内第一次放入混凝土,插入振捣棒进行第一次振捣;
S32、第一次振捣后,将废弃试块第一次添加到模具内,插入振捣棒进行第二次振捣;
S33、第二次振捣后,将混凝土第二次放入模具内,然后将废弃试块第二次添加到模具内,插入振捣棒进行第三次振捣;
S34、第三次振捣后,将混凝土第三次放入模具至其顶面,浇筑过程中用振捣棒进行第四次振捣;
S35、浇筑完成后将形成的混凝土试块的顶面抹平。
优选的,在步骤S4中:混凝土试块浇筑完成,将模具拆除,拆除后洒水养护。
优选的,所述模具的尺寸为2000mm*1000mm*1000mm。
优选的,所述钢筋笼的尺寸为1850mm*850mm*850mm,所述相邻钢筋套箍之间的间隔为 3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市政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80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潮汐能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系统的可信启动方法、装置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