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不同发包方式的拥塞算法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38283.4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6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彪;苏凯;谢高岗;张大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L47/26 | 分类号: | H04L47/26;H04L47/12;H04L47/11;H04L47/27;H04L47/263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不同 发包 方式 拥塞 算法 数据传输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不同发包方式的拥塞算法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不同类别的拥塞算法进行初始操作,所述不同类别的拥塞算法包含基于丢包的拥塞算法和基于速率的拥塞算法;
步骤2、当发送对象接收到网络传输的反馈信息后,拥塞算法依赖各自的设计算法分别计算步调,依赖不同事件执行更新动作;
步骤3、当数据包正常接收,步调计算并且并发更新当前发包动作;当数据包没有正常接收或长时间未返回时,所述基于丢包的拥塞算法会判定是否发生拥塞丢包事件,丢包事件发生,首先会查询基于速率的拥塞算法步调调整是否为负,这一条件主要用来判断当前是否已经处于拥塞状态,用来传递给丢包算法执行不同的逻辑处理;
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
步骤2.1、发送对象接收反馈数据包,依赖响应包中的携带信息判断,其中包括ACK的丢失、失序事件和返回传输时间RTT、一个RTT内的丢包率;
步骤2.2、判断时间间隔是否达到基于速率的拥塞算法要求的完整的RTT周期,如果有,所述基于速率的拥塞算法将根据自身当前速率、RTT梯度、丢包率或自身增益参数计算得到利用率和速率增量大小后,进入步骤2.3;如果没有,直接进入步骤2.3;
步骤2.3、基于丢包事件的拥塞算法根据每个数据包内ACK信息是否正常或在规定时间内是否正常接收数据包来判断算法发生的事件类型,如果正常接收,基于丢包类别的拥塞算法正常增量处理,否则,进入主流程步骤3;
步骤2.4、基于速率的拥塞算法更新步调的过程划分两个阶段,利用率如无法满足上一时间间隔利用率增量时,进入拥塞避免阶段;如果满足,判定为初始阶段,两倍增速,因为速率增速动作在低的速率发送下收益甚微,即增速时还应判断当前窗口大小,进入步骤2.5;如果不满足利用率增量,进入拥塞避免阶段前,当前速率依赖窗口大小和速率增量决定;
步骤2.5、判断当前发送窗口是否低于4ULL,如果低于,按照4ULL大小转换为速率,计算二倍增速;否则直接转换速率,二倍增速决定新速率;
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发送方发生主流程步骤2的子步骤2.3的否定判断,或者发送一个skb包后,基于丢包的拥塞算法触发丢包条件判断机制,判断丢包事件发生,进入了TCP_CA_OPEN拥塞状态机之外的其他状态机内;
当进入其他拥塞状态时,基于丢包的拥塞算法不会像以前的丢包算法立即进入降低窗口的处理逻辑,因为丢包算法的降窗动作一般惩罚过大,混合算法优先查询基于速率的拥塞算法是否已经进入了拥塞边缘的状态,即步调变化量为负;如果步调变化量为正数或者无变化,判断此次丢包为随机丢包,基于丢包的拥塞算法继续保持窗口增量的逻辑;如果变化量为负,则按照拥塞丢包机制处理;
处理结束后窗口收缩,基于速率的拥塞算法设置重新进入初始加速增长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4中,所述时间间隔利用率增量的条件应大于或等于上一时间间隔利用率的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828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帘布接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缆识别设备及电力施工检修电缆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