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早期快速检测家蚕保幼激素类似物中毒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639005.0 申请日: 2020-12-31
公开(公告)号: CN113016726A 公开(公告)日: 2021-06-25
发明(设计)人: 徐开遵;李国力;蓝黄丽;屈达才;何春慧;卢庆宇;莫丹梅;吴礼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7/04 分类号: A01K67/04
代理公司: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代理人: 谷庆红
地址: 530004 广西壮族***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早期 快速 检测 家蚕 激素 类似物 中毒 方法
【说明书】:

本申请涉及家蚕农药中毒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早期快速检测家蚕保幼激素类似物中毒的方法,本申请通过检测5龄家蚕丝腺组织的丝腺指数,并根据当时家蚕所处的具体生长时期,与相应时期正常家蚕的丝腺指数相对比,若其丝腺指数低于正常家蚕的丝腺指数,则判定该家蚕为保幼激素类似物中毒。本申请缩短了检测所需时间,并且①本申请方法操作简单规范,可对处于中毒初期的家蚕即可进行检测,适合大规模推广;②本申请方法消除了个体间体重和性别差异的干扰,提高了准确度,操作简便,用时较短,稳定性好,加快了整体检测速度③本申请用时短、设备及技术要求低,整体操作简单、快速,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人员的身体危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蚕农药中毒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早期快速检 测家蚕保幼激素类似物中毒的方法的开发。

背景技术

家蚕(Bombyx mori)是一种以桑叶为食料的鳞翅目模式昆虫和 重要的经济昆虫,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蚕蛾科蚕蛾属桑蚕种。 家蚕为完全变态昆虫,其完整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 段。家蚕幼虫通常可以分为5个龄期,分别为1龄、2龄、3龄、4龄和5 龄,其中5龄时间最长,食桑量最大,1~4龄食下量的总和仅占整个幼 虫期的12%左右,而5龄家蚕对桑叶的食下量约占88%。家蚕在我国 被驯化饲养已有8500多年,经过长期的人工驯化,家蚕对农药极其敏 感。近年来,由于化学农药在农林生产上的广泛使用,家蚕农药中毒 屡见不鲜,造成蚕茧严重欠收,有的蚕农甚至颗粒无收,极大地挫伤 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严重威胁蚕桑生产和发展,农药中毒引起家蚕 不结茧已经成为影响蚕丝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保幼激素类农药属于保幼激素类似物(Juvenile hormone analog, JHA),是一种扰乱昆虫生长的调节剂,具有强烈的杀卵活性,同时 也有内吸作用和熏蒸作用。对昆虫的抑制作用表现在抑制胚胎发育及 卵的孵化和活力、幼虫蜕皮和成虫繁殖上,主要用于防治蔬菜、果树、 烟草等作物上的鳞翅目、直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等多种害 虫,也用于防治蚊、蝇、蚤等公共卫生害虫,目前常用的有吡丙醚 (Pyriproxyfen)等。家蚕对此类农药极为敏感,蚕中毒后体内正常 的激素平衡会受到破坏,导致不能营茧。根据实验室生物试验和桑叶 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桑叶残留≥0.0001mg/kg(大田用药浓度100 mg/kg)可导致蚕微量中毒。1~4龄发育和龄期经过基本正常,家蚕在 五龄后期(第二天后)吃下污染桑叶影响最大,且中毒不可逆转。家 蚕中毒后5龄期中毒外观一切正常,无法通过肉眼直接判断其是否发 生吡丙醚农药中毒,但龄期经过大幅延长,可持续食桑12~15天(正 常为7天左右),少量吐丝结薄皮茧或不吐丝最终蚕体变软逐渐死亡, 无法正常营茧发挥其经济价值,造成人力资源和桑叶资源的极度浪 费。

家蚕发生吡丙醚类农药中毒绝大多数是由桑园周边农作物喷施 吡丙醚类农药飘移污染桑叶引起,并且吡丙醚类农药在桑树中还存在 内吸传导毒性,残效期30-40天。污染后的桑树即使重新长出新叶, 新叶中也含有吡丙醚类农药,用其饲喂家蚕也会产生微量中毒。

目前已有很多关于家蚕发生苯醚类农药中毒后的毒性、中毒症 状、微量中毒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但是由于家蚕苯醚类农药微量中毒 能继续食桑和就眠蜕皮,且5龄期外观一切正常,无法通过肉眼直接 判断其是否发生吡丙醚农药中毒,目前并没有能够在家蚕苯醚类农药 微量中毒早期进行检测的有效方法。综上,开发一种能够早期快速检 测家蚕保幼激素类似物中毒的方法,尤其是在保幼激素类农药中毒早 期快速检测家蚕保幼激素类似物中毒的方法是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早期快速 检测家蚕保幼激素类似物中毒的方法,具体如下:

一种早期快速检测家蚕保幼激素类似物中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1)取待检测家蚕个体称重,获得家蚕体重数据A;

(2)剖取该检测家蚕的丝腺,并对丝腺进行称重获得丝腺重量B;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90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