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鱼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639040.2 申请日: 2020-12-31
公开(公告)号: CN112772790A 公开(公告)日: 2021-05-11
发明(设计)人: 梁键钧;胡浩;王婵尤 申请(专利权)人: 珠海市德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K50/80 分类号: A23K50/80;A23K10/22;A23K20/105;A23K10/12;A23K10/37;A23K20/26;A23K20/174
代理公司: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尹凡华
地址: 519120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鱼饲料 添加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领域,公开了一种生鱼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生鱼饲料添加剂,包括以下组分:裂殖壶菌、酵母菌、植物原料、鱼粉、无机盐、水、生物素和产物促进剂,所述产物促进剂选自柠檬酸和/或苹果酸。所述生鱼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植物原料、鱼粉、无机盐、水、生物素和产物促进剂混合作为发酵培养基,再接种裂殖壶菌和酵母菌,发酵,制得所述生鱼饲料添加剂。所述饲料添加剂具有促进生鱼生长,提高生鱼免疫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鱼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生鱼(学名:Channa argus),又称黑鱼、乌鳢、乌鱼,隶属于鲈形目、鳢科、鳢属,是中国一种常见的食用鱼,其体长而圆,头尾相等,鳞细色黑,有斑点花纹,有舌、齿及肚,背腹有刺连续至尾部,尾部没有分叉,身体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生性凶猛,食量较大。其栖息于水草丛生或淤泥底质的水域中,主要分布在中国以及朝鲜的南、北地区。近些年来,随着生鱼集约化养殖规模的提高,其病害问题日益严重。开发既能促进生鱼快速生长,又能增强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对生鱼养殖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又称裂壶藻,是属于网粘菌门(Labyrinthulomycota)、网粘菌纲、破囊壶菌目、破囊壶菌科的一类单细胞海洋真菌,呈球形。裂殖壶菌富含油脂、色素、角鳖烯等有益活性物质,其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可高达35-40%。目前裂殖壶菌作为饲料脂肪源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已展开研究,在金头鲷、大西洋鲑鱼、南美白对虾等品种上做过替代研究,效果较为理想。

但裂殖壶菌在饲料中所起的作用很单一,主要是裂殖壶菌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起到替代鱼油的作用。但本司认为,直接将裂殖壶菌制作为裂殖壶菌粉直接添加于饲料中,并未充分利用裂殖壶菌的应用潜力,因此本司希望对裂殖壶菌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出一种适用于生鱼的饲料添加剂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生鱼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饲料添加剂具有促进生鱼生长,提高生鱼免疫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一种生鱼饲料添加剂,包括以下组分:裂殖壶菌、酵母菌、植物原料、鱼粉、无机盐、水、生物素和产物促进剂,所述产物促进剂选自柠檬酸和/或苹果酸。

初期研究表明,采用裂殖壶菌以植物原料(如豆粕、菜粕、花生粕)作为氮源进行发酵时,利用率较低,发酵效果较差。因此本申请以裂殖壶菌、酵母菌共培养的方式对植物原料进行混合发酵,从而改善植物原料性能(提高植物蛋白适口性和降低抗营养毒物含量)和增加DHA含量。除具有降解植物原料的抗营养因子、增加小肽含量的功能外,还可赋予发酵产物特殊风味,掩盖其不良气味,增加水产动物摄食量和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提高养殖效益。其中无机盐的加入可用于维持菌体细胞的渗透压或作为关键酶的辅助因子,生物素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通过添加少量鱼粉(或发酵鱼粉)作为补充可有助于发酵过程,可能是由于鱼粉对裂殖壶菌这类海洋真菌的生长繁殖具有促进作用所致。

本发明的发明人还发现,单用裂殖壶菌与酵母菌对植物原料的发酵效果不如预期,通过添加柠檬酸、苹果酸等成分,可促进裂殖壶菌的发酵进程,获得更多的代谢产物积累量(DHA产量)。

优选的,所述无机盐包括钠盐、镁盐和磷酸盐。以上三种盐类均对裂殖壶菌的发酵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其中钠盐主要起维持菌体细胞渗透压的作用,镁盐会影响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而磷酸盐的加入可促进裂殖壶菌生物量、油脂产量和DHA产量的增加。以上三种盐类一同加入时对裂殖壶菌的发酵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优选的,所述产物促进剂包括柠檬酸和苹果酸,所述柠檬酸和苹果酸的质量比为(1-2):(0.5-2)。实验表明,当柠檬酸与苹果酸以一定比例共同添加时,对裂殖壶菌的发酵进程更为显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德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德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90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