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水下双向转动式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9394.7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4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成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新力蒙水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03B13/26;F03B3/12;F03B9/00 |
代理公司: | 山东华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0 | 代理人: | 张俭伟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双向 转动 发电 装置 | ||
一种全水下双向转动式发电装置,涉及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设置于水底的旋转主体,旋转主体连接发电机,旋转主体上围设有驱动其转动的拨水板,旋转主体上还分别设有约束拨水板摆动角度的限位件。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装置占用了水面上方大的空间,对水道中行驶的航船造成航道影响,影响了水道内交通工具的通过性;以及还需单独的动力装置用以对动力件进行驱动,消耗能量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水下双向转动式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水力发电系利用水流、湖泊等位于高处具有势能的水流至低处,将其中所含势能转换成水轮机之动能,再借水轮机为原动力,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利用水力(具有水头)推动水力机械(水轮机)转动,将水能转变为机械能,如果在水轮机上接上另一种机械(发电机)随着水轮机转动便可发出电来,这时机械能又转变为电能。水力发电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水的位能转变成机械能,再转变成电能的过程。
目前水利发电的主要方式是在水流处修筑拦水大坝蓄水进而增加水的势能,之后再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例如三峡水库。这种方式初期投资成本高,还会伴随着移民的问题,水库修成之后,后期还会伴随着水库四周生态系统的改变等问题,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受水流水量的限制,不能大量发电,人们逐渐将视线转移到存储量大,可无限使用的大海,向大海要能源,利用大海涨潮和落潮时形成的水位差来进行发电。
现有技术中的公开了一个申请号为CN104595100A,该方案包括钢支架、顶齿轮、顶平台、底座、底齿轮、充气机、发电机及齿轮传动箱,顶齿轮与底齿轮通过链条连接,链条设有若干个带有固定杆的链节,固定杆连接有内装气囊的气囊套,气囊套下沉至底座位置时,气阀门对准充气管口充气,气囊充满气后产生浮力拉动链条上浮,气阀门脱离充气管口,气囊浮出水面,顶平台上设有的气阀门开启装置打开气阀门上设有的开关,气囊里的气自动放完,泄气的气囊套又进入水中,周而复始,气囊充气产生浮力,带动链条向上运动从而带动顶齿轮和底齿轮转动,顶齿轮再通过齿轮传动箱带动发电机发电。本产品环保无污染,安全操作性能好,适用于生活、工厂、企业、海上项目等推广。
该方式随着生产使用也逐渐的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该装置设置于水面上进行发电使用,使得占用了水面上方大的空间,对水道中行驶的航船造成航道影响,影响了水道内交通工具的通过性。
第二,该装置通过对气囊作为动力件,进行充放气,进而实现带动旋转,实现发电,但是还需单独的动力装置用以对动力件进行驱动,消耗能量大。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水下双向转动式发电装置,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的装置占用了水面上方大的空间,对水道中行驶的航船造成航道影响,影响了水道内交通工具的通过性;以及还需单独的动力装置用以对动力件进行驱动,消耗能量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水下双向转动式发电装置,包括设置于水底的旋转主体,所述旋转主体连接发电机,所述旋转主体上围设有驱动其转动的拨水板,所述旋转主体上还分别设有约束所述拨水板摆动角度的限位件。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限位件包括铰接于所述旋转主体上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拨水板的一侧。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旋转主体双向转动使用时,所述限位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居于所述拨水板摆动方向的两侧。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旋转主体转动时,位于转动方向前方的若干个所述限位板处于竖起支撑状态,另一侧的若干个所述限位板处于平放避让状态。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两个所述限位板通过驱动件摆动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新力蒙水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潍坊新力蒙水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93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