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皱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39402.8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7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德;金子祥;陈文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天普纺织有限公司;绍兴市柯桥区东纺纺织产业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D03D15/217 | 分类号: | D03D15/217;D03D15/283;D04B1/14;D04B1/16;D04B21/00;D06M15/39;D06M15/263;D06M11/76;D06M13/325;D06M11/155;D06M101/06;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赵保迪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皱 混纺 面料 制备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纺织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皱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棉纤维选取;S2.纺纱;S3.涤纶丝选取;S4.股线制备;S5.编制;S6.后处理:使用抗皱整理液对混纺面料进行浸轧处理,每1L所述抗皱整理液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80~100份、二丙烯酸乙二醇酯25~45份、碳酸氢钠8~14份、三乙醇胺5~10份、无水氯化镁12~20份、丙酮35~75份以及添加剂15~25份;浸轧完成后对混纺面料进行烘干处理,制得混纺面料成品。本申请的混纺面料具有优异的抗皱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纺织材料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皱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混纺即混纺化纤织物,是化学纤维与其它如棉毛、丝、麻等到天然纤维混合纺纱织成的纺织产品,既有化学纤维的风格又有天然纤维的性能。混纺纤维包括涤纶丝与棉纤维的混纺,两者混纺制成的面料既具有涤纶丝的高韧性、阻燃性、回弹性、抗静电性,又具有棉纤维的吸湿性、保暖性、耐热性。但是棉纤维的抗皱性能较差,遇水容易发皱,导致混纺面料的抗皱性能下降。
关联技术为公告号CN10930490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抗皱抑菌面料,所述抗皱抑菌面料包括基层和抑菌层;所述基层由经线、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经线用料为棉纤维;所述纬线用料为棉纤维和圣麻纤维;所述纬线中棉纤维与圣麻纤维的重量比为10:2~6;所述基层中棉纤维和圣麻纤维的重量比为30:3~8;所述抑菌层由40份~60份的改性竹纤维与15份~30份的大豆纤维混纺织造而成。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面料基层的纬线采用圣麻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圣麻纤维虽然具有一定的防皱性能,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棉纤维易皱的缺陷,制备出的面料依然具有易皱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混纺面料的抗皱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抗皱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皱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抗皱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棉纤维选取:选取2dtex×30mm的棉纤维,并将棉纤维浸入预处理液中进行前处理,前处理完成后对棉纤维进行烘干处理;
S2.纺纱:棉纤维依次经过以下处理工序:抓棉工序→成卷工序→梳理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络筒工序,得到细棉纱;
S3.涤纶丝选取:选用20D/1F的涤纶丝;
S4.股线制备:以3~5根细棉纱为一股,加捻出股线A;以2~4根涤纶丝为一股,加捻出股线B;
S5.编制:将股线A与股线B编织成混纺面料;
S6.后处理:使用抗皱整理液对混纺面料进行浸轧处理,每1L所述抗皱整理液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80~100份、二丙烯酸乙二醇酯25~45份、碳酸氢钠8~14份、三乙醇胺5~10份、无水氯化镁12~20份、丙酮35~75份以及添加剂15~25份;浸轧完成后对混纺面料进行烘干处理,制得混纺面料成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抗皱整理液对混纺面料进行浸轧处理,抗皱整理液中的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具有良好的弹性,与二丙烯酸乙二醇酯等原料共同作用于混纺面料上,有利于提高混纺面料中细棉纱与涤纶丝的弹性与抗皱性,因此,获得提高混纺面料抗皱性的效果。碳酸氢钠具有调节抗皱整理液酸碱度的作用,以避免混纺面料发生酸降解。
优选的,每1L所述抗皱整理液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90~95份、二丙烯酸乙二醇酯30~40份、碳酸氢钠10~12份、三乙醇胺6~8份、无水氯化镁14~16份、丙酮50~60份以及添加剂20~25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升抗皱整理液中采用上述重量份的原料,有利于提高抗皱整理液对混纺面料的抗皱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天普纺织有限公司;绍兴市柯桥区东纺纺织产业创新研究院,未经绍兴天普纺织有限公司;绍兴市柯桥区东纺纺织产业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94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