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窥镜及其弯曲控制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9633.9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0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罗宁棋;高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5 | 分类号: | A61B1/00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窥镜 及其 弯曲 控制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及其弯曲控制机构,其中,弯曲控制机构包括弯曲拨杆、卷绕轮、驱动绳和第一阻尼件,弯曲拨杆包括转轴和旋转把手,旋转把手设置于壳体外,转轴伸入壳体的内部,并可根据旋转把手的操作相对壳体转动;卷绕轮设置于壳体内,并与转轴周向固定;驱动绳绕设于卷绕轮,并分别与卷绕轮和弯曲部的远端固定连接,以在卷绕轮转动时,调整弯曲部的弯曲方向;第一阻尼件抵接设置于卷绕轮和壳体之间;当卷绕轮转动至任意位置,第一阻尼件均能够阻止卷绕轮相对壳体转动。弯曲控制机构仅通过弯曲拨杆、卷绕轮、驱动绳和第一弹性阻尼件4个简单、低成本的部件即可实现对弯曲部的弯曲控制和自锁,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装配并且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内窥镜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及其弯曲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内窥镜技术也一直在发展变更之中,从最初的硬式内镜、纤维内镜发展到目前的高清晰度电子内镜,其可靠性、操作简便性、舒适性等都在不断地发展,已经从单纯的诊断工具发展成为微创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由于医用内窥镜的结构复杂、系统集成度高且使用的材料特殊,导致其使用后的清洗消毒难度较大。此外因其价格昂贵,医院的购置数量常常无法满足临床诊疗的需求,导致临床消毒工作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另外,在地震灾区、疫区等特殊环境下进行医疗援助时,传统内窥镜的清洗消毒实施起来很困难,对开展各类应急抢救手术造成很大的阻碍。
因此,有必要对传统内窥镜进行改进,以避免交叉感染风险以及扩展内窥镜的适用范围。
由此,提供一种成本低、操作方便的一次性内窥镜已然成为医疗领域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内窥镜及其弯曲控制机构,该弯曲控制控制机构结构简单,所含部件较少,成本低且能够实现弯曲控制的自动锁定,便于操作,从而使得该内窥镜具有较佳的操作性能且可一次性使用。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弯曲控制机构,其设置于内窥镜的操作部,用于调整内窥镜的弯曲部的弯曲方向,其中,所述操作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控制机构包括:
弯曲拨杆,其包括转轴和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设置于所述壳体外,所述转轴伸入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可根据所述旋转把手的操作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卷绕轮,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转轴周向固定,可随所述转轴一起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驱动绳,其绕设于所述卷绕轮,并分别与所述卷绕轮和所述弯曲部的远端固定连接,以在所述卷绕轮转动时,调整所述弯曲部的弯曲方向;
第一阻尼件,其抵接设置于所述卷绕轮和所述壳体之间;当所述卷绕轮转动至任意位置,所述第一阻尼件均能够阻止所述卷绕轮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在其周面上设置有定位块;
所述卷绕轮沿其轴向方向贯穿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侧壁开设有定位槽;
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并且,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卡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在其周向上形成有第二台阶面;
所述安装孔在远离所述旋转把手的开口侧沿周向设置有多个瓣爪;
所述转轴的头端部经所述安装孔穿过所述多个瓣爪后,所述第二台阶面与所述多个瓣爪的自由端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头端部形成有锥面。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壁形成有定位凸环,所述卷绕轮转动嵌设于所述定位凸环内;
所述第一阻尼件抵接设置于所述卷绕轮的外周面与所述定位凸环的内壁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96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