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耦合于地下建筑结构的地热通风系统及其耦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9801.4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8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梁昌明;骆进;王海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3/14;F24F13/02;F24T10/15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张毅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地下 建筑结构 地热 通风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耦合于地下建筑结构的地热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管道、输气管道、中央管道、出风管道、吹送单元;所述进风管道设置于建筑外部;所述输气管道埋设于地下且水平铺设,输气管道一端与进气管道相连通,输气管道另一端与中央管道相连通;所述中央管道设置于建筑桩之中且顺着建筑桩的钢筋网螺旋环绕至其底部后垂直向上穿过承台延伸至建筑内部;所述吹送单元设置于建筑内部,吹送单元的一接口上设有空气出风口,吹送单元的另一接口通过出风管道与中央管道位于建筑内部的一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耦合于地下建筑结构的地热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的进风口上设有防雨挡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耦合于地下建筑结构的地热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道埋设后距离地表2-4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耦合于地下建筑结构的地热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道上设有排水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耦合于地下建筑结构的地热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为三通接头,其上两接头与输气管道相连接且两者的口径相,其上另一接头与土壤相相接触且与土壤接触的接头的口径小于与输气管道相连接的接头的口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耦合于地下建筑结构的地热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与输气管道连接处以及中央管道与出风管道连接处均设有除湿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耦合于地下建筑结构的地热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为两侧开孔的玻璃箱,玻璃箱内部设有干燥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耦合于地下建筑结构的地热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送单元为鼓风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耦合于地下建筑结构的地热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送单元的进风口处设有防护网。
10.一种地热通风系统耦合于地下建筑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开凿建筑桩的桩井,同时制作建筑桩的钢筋网,将中央管道顺着建筑桩的钢筋网螺旋环绕至其底部后垂直向上拉至其顶部;
S2、桩井开凿完毕后,将制作完毕的钢筋网吊装至桩井中;
S3、向桩井中注入混凝土,混凝土干透后形成建筑桩,中央管道耦合于建筑桩之中;
S4、浇筑承台、建筑,安置进风管道、输气管道、出风管道、吹送单元,并使中央管道一端延伸至建筑内部与出风管道相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地下与输气管道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98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