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升降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40022.6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4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翁良轩;翁敏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保值久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44 | 分类号: | B60P1/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廖华均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升降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升降台,包括安装支架、升降装置、置物板和曳引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导向杆和升降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置物板一端与所述升降杆底部铰接;所述曳引机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与所述升降杆连接,所述曳引机通过收紧或放松所述拉绳驱动所述升降杆运动。本发明采用曳引机驱动升降杆运动,能够减小车载升降台的体积和重量;升降杆与导向杆滑动连接,使升降杆能够保持在直线方向上进行运动,从而实现车载升降台的垂直升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升降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升降台。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货车进行装货或卸货,特别对于大型货物,通常会利用升降台进行辅助,从而节约人力物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现有的升降台都是采用液压驱动,从而导致升降台的体积和重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载升降台,能够减少体积和重量,实现垂直升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升降台,包括安装支架、升降装置、置物板和曳引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导向杆和升降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置物板一端与所述升降杆底部铰接;所述曳引机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与所述升降杆连接,所述曳引机通过收紧或放松所述拉绳驱动所述升降杆运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升降台,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装货时,平放置物板,曳引机驱动升降装置下降至地面,将货物搬至置物板上,曳引机驱动升降装置上升,直至置物板与货车台面齐平,然后通过外力将货物推到货车平台内;卸货时,平放置物板,曳引机驱动升降装置上升,直至置物板与货车台面齐平,将货物从货车平台内移到置物板上,曳引机驱动升降装置下降到地面,然后通过外力将货物搬走。采用曳引机驱动升降杆运动,能够减小车载升降台的体积和重量;升降杆与导向杆滑动连接,使升降杆能够保持在直线方向上进行运动,从而实现车载升降台的垂直升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车载升降台,所述导向杆设置有两根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的两侧,所述升降杆与所述导向杆对应设置有两根且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两根所述升降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上横杆和下横杆连接,所述置物板一端与所述下横杆铰接,所述拉绳与所述上横杆连接。将导向杆和升降杆设置有两根,且两根升降杆通过上横杆和下横杆连接,使升降更加稳定,提高车载升降台的升降速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车载升降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将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采用滑动安装,使第二支架能够带动升降装置和置物板进入货车台面上,从而实现车载升降台的收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车载升降台,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升降杆的上方设置有导向轮,所述拉绳通过所述导向轮与所述上横杆连接。通过加设导向轮,便于曳引机驱动升降杆上升或下降,从而提高车载升降台的升降速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车载升降台,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一端固定在所述导向杆下方,所述第一限位块另一端套装在所述升降杆上,所述第二限位块一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杆上方,所述第二限位块另一端套装在所述导向杆上且通过第一滚轮相连。通过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设置,能够限定升降杆保持在竖直方向,实现车载升降台的垂直升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车载升降台,所述曳引机的输出轴设置有绕轮,所述拉绳绕设在所述绕轮上,便于曳引机收紧或放松拉绳,从而提高车载升降台的升降速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车载升降台,所述置物板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升降杆连接。通过设置有连接件,便于放下或收合置物板,减小车载升降台的面积,增大可操作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保值久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保值久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00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