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传感监测数据的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40085.1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9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曹文治;柏天翼;刘利枚;曾阳艳;柯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汇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6 | 代理人: | 张宏杰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传感 监测 数据 异常 检测 方法 装置 相关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传感监测数据的异常检测方法,应用于传感器异常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异常检测方法局限性大造成适用范围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面向传感监测数据中的当前被测数据,根据预设规则从所述传感监测数据中选定相应的训练数据以构建训练集;基于所述训练集构建检测模型,并根据所述检测模型获取相应的模型误差特征;根据所述模型误差特征计算所述检测模型的拟合度;根据所述拟合度获取异常阈值区间;根据所述异常阈值区间确定所述当前被测数据是否异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异常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传感监测数据的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制造、通信、交通等行业非常依赖传感器对相关设备设施的检测和监控,以判断相关设备设施是否正常运转。如果传感器发生故障,则会影响到对设备设施状态的控制,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现有的传感器异常检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构建神经网络利用预设的阈值区间或利用预测模型进行异常数据点的检测。
(2)利用历史离线数据与实时数据进行模型构建与训练。
(3)利用自相关模型进行模型预测与检测异常数据点。
上述方法(1)针对不同场景需要以手动控制阈值的方式适应数据,对不同数据集进行超参调整时容易出现过拟合的情况,导致对异常数据的检测不准确;方法(2)对历史数据的训练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且无法适用于具有时效性的连续数据;方法(3)通常由于传感器的设备原因无法精确检测等间隔的时序数据。
综上所述,现有的面向传感器数据的异常检测方法对前期检测环境的搭建要求较多,且无法检测等间隔的时序数据中所存在的异常数据点。因此,现有的异常检测方法因局限性较大而造成方法的适用范围较小,需要对现有方法做出改进,才能检测等间隔的时序数据中的异常数据点,以适用于更多工业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传感监测数据的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的异常检测方法局限性较大造成适用范围小的技术问题。
一种针对传感监测数据的异常检测方法,包括:
面向传感监测数据中的当前被测数据,根据预设规则从该传感监测数据中选定相应的训练数据以构建训练集;
基于该训练集构建检测模型,并根据该检测模型获取相应的模型误差特征;
根据该模型误差特征计算该检测模型的拟合度;
根据该拟合度获取异常阈值区间;
根据该异常阈值区间确定该当前被测数据是否异常。
一种针对传感监测数据的异常检测装置,包括:
训练集构建模块,用于面向传感监测数据中的当前被测数据,根据预设规则从该传感监测数据中选定相应的训练数据以构建训练集;
模型误差特征获取模块,用于基于该训练集构建检测模型,并根据该检测模型获取相应的模型误差特征;
拟合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该模型误差特征计算该检测模型的拟合度;
异常阈值区间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该拟合度获取异常阈值区间;
确定被测数据异常模块,用于根据该异常阈值区间确定该当前被测数据是否异常。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针对传感监测数据的异常检测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商大学,未经湖南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00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水零排放警务站厕所装备
- 下一篇:一种多级抛光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