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冲片喷胶智能化柔性生产线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40271.5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7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哲;李茂盛;汪孝胜;严序聪;康国旭;韩伟;孙升升;亢欣欣;陆轶敏;何益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陵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6/20 | 分类号: | B05B16/20;B05B13/02;B05B1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210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冲片喷胶 智能化 柔性 生产线 及其 运行 方法 | ||
1.一种全自动冲片喷胶智能化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该生产线包括头部升降机(1)、自动输送线(2)、冲片上料工作站(3)、转运托盘(4)、物料托盘(5)、第一喷胶专机(6)、第一烘干专机(7)、第二喷胶专机(8)、第二烘干专机(9)、翻面专机(10)、托盘摆放专机(11)、第三喷胶专机(12)、第三烘干专机(13)、第四喷胶专机(14)、第四烘干专机(15)、成品下料工作站(16)和尾部升降机(17),其中:
头部升降机(1)用于将自动输送线(2)第二层的转运托盘(4)转运至第一层;
自动输送线(2)分为两层,实现托盘的全自动转运和循环利用,其上有阻挡气缸,用于对物料托盘(5)定位;
冲片上料工作站(3)用于实现冲片的上料;
转运托盘(4)通过通用接口设计,可与不同物料托盘(5)结合,当冲片生产型号发生变化时,通过更换转运托盘(4)即可实现柔性化生产;
物料托盘(5)根据物料尺寸大小定制,留有与转运托盘(4)结合的接口;
第一喷胶专机(6)、第二喷胶专机(8)、第三喷胶专机(12)、第四喷胶专机(14)属同一种设备,功能相同,共同完成冲片的四次喷胶作业;
第一烘干专机(7)、第二烘干专机(9)、第三烘干专机(13)、第四烘干专机(15)属同一种设备,功能相同,共同完成冲片的四次烘干作业;
翻面专机(10)和托盘摆放专机(11)共同实现物料托盘(5)的翻面作业;
成品下料工作站(16)实现成品的下料;
尾部升降机(17)实现托盘的回传;
托盘摆放专机(11)由电机组件(37)、垂向支架(38)、齿轮齿条组件(39)、限位板(40)、单桁架架体(41)、连接板(42)、模具托盘夹紧专机(43)及模具托盘(44)组成;电机组件(37)和限位板(40)均安装在单桁架架体(41)上,齿轮齿条组件(39)连接电机组件(37)和垂向支架(38),垂向支架(38)通过导轨滑块安装于限位板(40)上,连接板(42)安装于垂向支架(38)上,模具托盘夹紧专机(43)安装于连接板(4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冲片喷胶智能化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片上料工作站(3)和成品下料工作站(16)所用设备一样,均包括来料托盘(18)、工作头摆放台(19)、工作头(20)、六自由度智能搬运机器人(21)及摆放台(22);
来料托盘(18)摆放在摆放台(22)上,工作头(20)摆放在工作头摆放台(19)上,六自由度智能搬运机器人(21)通过其头部的快换装置更换不同的工作头(20)实现冲片的柔性上料作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冲片喷胶智能化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第一喷胶专机(6)由喷胶头(23)、喷胶头支撑装置(24)、X向移动装置(25)、Z向移动装置(26)、Y向移动装置(27)、Z向移动装置安装机架(28)、Y向移动装置安装机架(29)及喷胶主机(30)组成;
喷胶头(23)安装在喷胶头支撑装置(24)上,同时通过导管连接喷胶主机(30);喷胶头支撑装置(24)安装在X向移动装置(25)上;X向移动装置(25)安装在Z向移动装置(26)上;Z向移动装置(26)安装在Z向移动装置安装机架(28)上;Z向移动装置安装机架(28)安装在Y向移动装置(27)上;Y向移动装置(27)安装在Y向移动装置安装机架(29)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冲片喷胶智能化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翻面专机(10)共有两套,左右对称的布置于自动输送线(2)的两侧;所述翻面专机(10)由夹紧装置(31)、旋转装置(32)、垂向移动装置(33)、垂向移动装置固定架(34)、纵向移动装置(35)及底座(36)组成;
夹紧装置(31)安装在旋转装置(32)上,旋转装置(32)安装于垂向移动装置(33)上,垂向移动装置(33)安装于垂向移动装置固定架(34)上,垂向移动装置固定架(34)安装于纵向移动装置(35)上,纵向移动装置(35)固定在底座(36)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冲片喷胶智能化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模具托盘(44)与物料托盘(5)结构一样,用于冲片翻面后的载体。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5所述全自动冲片喷胶智能化柔性生产线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工作开始前,更换旧物料托盘(5)并将新的物料托盘(5)放置到转运托盘(4)上,并在托盘摆放专机(11)上更换模具托盘(44);
步骤2、当工作开始时,冲片上料工作站(3)中的六自由度智能搬运机器人(21)根据系统指令到指定位置从工作头摆放台(19)换取合适的工作头(20);
步骤3、系统根据指令,自动输送线(2)将第二层的物料托盘(5)通过头部升降机(1)转运到第一层,并输送物料托盘(5)至上料工位指定位置,阻挡气缸挡住物料托盘(5)实现其定位;
步骤4、六自由度智能搬运机器人(21)带动工作头(20)至指定位置,工作头(20)启动,其上的吸盘吸取来料托盘(18)中指定数量的冲片,并将其放置到物料托盘(5)的指定位置,如此反复,直至装满物料托盘(5)为止;
步骤5、阻挡气缸下降,自动输送线(2)将物料托盘(5)运至喷胶工位,同时阻挡气缸恢复初始状态;
步骤6、当物料托盘(5)及转运托盘(4)到达喷胶工位后,第一喷胶专机(6)启动工作,X向移动装置(25)、Z向移动装置(26)及Y向移动装置(27)运动到指定的位置;
步骤7、喷胶主机(30)启动,X向移动装置(25)带动喷胶头支撑装置(24)上的喷胶头(23)沿X向移动;
步骤8、到指定位置后,Y向移动装置(27)沿Y向移动到指定位置;
步骤9、重复步骤7—8直至喷胶工作结束;
步骤10、阻挡气缸下降,自动输送线(2)将物料托盘(5)运至烘干工位,同时阻挡气缸恢复初始状态;
步骤11、第一烘干专机(7)采用隧道通过式烘干炉,当物料托盘(5)将冲片运至烘干工位后,在阻挡气缸的阻挡作用下,物料托盘(5)停止运动,冲片进行烘干作业,待烘干指定时间后,阻挡气缸下降,自动输送线(2)将物料托盘(5)运至喷胶工位,同时阻挡气缸恢复初始状态;
步骤12、当物料托盘(5)及转运托盘(4)到达喷胶工位后,第二喷胶专机(8)启动工作;
步骤13、第二喷胶专机(8)重复步骤7—8直至喷胶工作结束;
步骤14、阻挡气缸下降,自动输送线(2)将物料托盘(5)运至烘干工位,同时阻挡气缸恢复初始状态;
步骤15、第二烘干专机(9)采用隧道通过式烘干炉,当物料托盘(5)将冲片运至烘干工位后,在阻挡气缸的阻挡作用下,物料托盘(5)停止运动,第二烘干专机(9)进行二次烘干作业;
步骤16、烘干作业完成后,阻挡气缸下降,自动输送线(2)将物料托盘(5)运至翻面工位,同时阻挡气缸恢复初始状态;
步骤17、当物料托盘(5)到达翻面工位后,托盘摆放专机(11)启动,其电机组件(37)驱动齿轮齿条组件(39),并带动垂向支架(38)向下移动到指定位置,模具托盘夹紧专机(43)将模具托盘(44)放置到物料托盘(5)上,托盘摆放专机(11)各机构恢复其初始位置;
步骤18、同时,两套翻面专机(10)启动工作,垂向移动装置(33)移动到指定位置,两套翻面专机(10)的纵向移动装置(35)相向移动到指定位置,夹紧装置(31)通过其上的销锥夹紧物料托盘(5)和模具托盘(44);
步骤19、垂向移动装置(33)向上移动到指定位置,旋转装置(32)将其翻面180度;
步骤20、垂向移动装置(33)向下移动到指定位置,将模具托盘(44)及物料托盘(5)放置到转运托盘(4)上,夹紧装置(31)松开,翻面专机(10)各机构撤回初始位置;
步骤21、托盘摆放专机(11)启动,其电机组件(37)驱动齿轮齿条组件(39),并带动垂向支架(38)向下移动到指定位置,模具托盘夹紧专机(43)将物料托盘(5)夹紧取走,托盘摆放专机(11)各机构恢复其初始位置;
步骤22、冲片翻面工作完成,阻挡气缸下降,自动输送线(2)将模具托盘(44)和转运托盘(4)运至下一工位,同时阻挡气缸恢复初始状态;
步骤23、重复步骤6—15,第三喷胶专机(12)、第四喷胶专机(14)分别完成冲片的第三次和第四次喷胶作业,第三烘干专机(13)和第四烘干专机(15)分别完成冲片的第三次和第四次烘干作业;
步骤24、第四次烘干作业工作完成后,阻挡气缸下降,自动输送线(2)将模具托盘(44)和转运托盘(4)运至下料工位,同时阻挡气缸恢复初始状态;
步骤25、当模具托盘(44)和转运托盘(4)到达下料工位后,成品下料工作站(16)中的六自由度智能搬运机器人(21)根据系统指令到指定位置从工作头摆放台(19)换取合适的工作头(20);
步骤26、然后,六自由度智能搬运机器人(21)带动工作头(20)至指定位置,工作头(20)启动,其上的吸盘吸取模具托盘(44)中指定数量的冲片,并将其放置到来料托盘(18)的指定位置,如此反复几次,直至取完模具托盘(44)中的冲片为止,冲片的成品下线工作完成;
步骤27、阻挡气缸下降,自动输送线(2)将模具托盘(44)和转运托盘(4)运至尾部升降机(17)指定位置,同时阻挡气缸恢复初始状态;
步骤28、尾部升降机(17)将模具托盘(44)和转运托盘(4)由第一层转运至第二层,并通过自动输送线(2)输送到头部升降机(1);
步骤29、整个生产线根据系统指令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循环作业,直至作业完成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陵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陵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02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