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金-银双金属材料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40581.7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8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邓天松;张棋;卫鸣璋;顾伊杰;程知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B22F1/02;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特殊 结构 双金属 材料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金‑银双金属材料的合成方法,这种材料包括做为核结构的金纳米棒和生长在金纳米棒表面的银。本发明采用了种子生长法,在金纳米棒上生长银。主要的步骤包括:首先利用种子生长法生长金纳米棒,再将生长成功的金纳米棒进行清洗得到纯度较高的金纳米棒;然后将金纳米棒作为种子添加相应量的表面活性剂,硝酸银,使其混合均匀,控制反应的温度,使得金纳米棒的表面上成功生长出银。通过透射电镜图观察其生长情况。本发明所合成特殊结构的金‑银双金属材料生长均匀。此发明的反应条件简洁,反应速率较快,并且实现了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纳米材料的合成领域,尤其涉及具有特殊结构的金-银双金属材料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对于贵金属纳米颗粒的研究发展十分迅速,其中对于金纳米棒的研究最为突出。由于金纳米棒具有非常丰富的化学以及物理性质,首先它可用于生命科学,包括体外诊断,体内成像以及体内治疗。其次,金纳米棒还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方面,由于金纳米棒具有表面拉曼散射增强以及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性能,因而能用于微量分子和离子探测。同时,金纳米棒还能制作成光学元件,例如:近红外滤光片,太阳能电池,偏振片等。而在近些年来双金属结构的优良性能逐渐被人们所熟知,逐渐成为研究人员研究的重点。首先,由于银具有优良的表面性能和化学活性,能够显示出独特的热、电、光、声、磁、力学性能和催化性能,广泛用于超导、化工、医学、光学、电子、电器等领域。因此如何将金、银两种金属的优良性能进行结合则显得极其重要。
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合成金-银双金属的材料,而现阶段合成的金-银双金属具有不均匀,合成方法繁琐,合成成本较高等缺点。所以为了改善这些合成方法的不足,在此提出了一种特殊结构的金-银双金属材料的合成方法。此合成方法具有合成结果均匀,合成成本低廉,合成方法简洁等优点,而且还能用于某些特殊的光学催化以及生物医疗方面。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金-银双金属合成效率低下,最终合成结果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金-银双金属材料的合成方法,能够高效地合成均匀具有特殊结构的金-银双金属材料,而且反应条件简单,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金-银双金属材料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利用种子生长法制备金纳米棒。
步骤S2,取已经清洗过并且分散在低浓度的CTAB中的金纳米棒做为新的种子,在此种子上添加相应量的CTAB,硝酸银溶液,抗坏血酸溶液,控制反应的速率来合成特殊结构的金-银双金属结构的材料。
其中,所述步骤S1进一步还包括了以下步骤:
S10:将10mL CTAB(0.1M)与0.25mL HAuCl4(10mM)混合于瓶中,用冰水混合物与称量好的一定质量NaBH4混合,配成0.01M NaBH4溶液,并加入0.6mL于瓶中剧烈搅拌。溶液由金黄色变为棕黄色,此为种子溶液。
S11:将2.5mL CTAB(0.1M)与0.037g NaOL在50℃下溶解于21.25mL水中。溶解后将溶液降温至30℃,之后加入0.9mL AgNO3(4mM)溶液。并于30℃恒温静置15分钟,之后加入0.25mL HAuCl4(10mM)。经过60-90分钟的搅拌(400rpm),溶液由金黄色变为无色。此为生长溶液。
S12:向生长溶液中加入0.3mL HCl(37wt.%)调控pH值。之后依次加入75μL AA(64mM),40μL种子溶液并剧烈搅拌。最终溶液静置12小时于30℃水浴中。
S13:将生长之后的溶液离心(7000rpm,30分钟),去除上层清液后加入CTAB(1-2mM),二次离心(7000rpm,30分钟)。去除清液后,分散于对应体积的CTAB(1-2mM)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05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