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液体的自动加油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40935.8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6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胡福洲;梁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品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9/12 | 分类号: | G05D9/12;F04B49/06;F04B4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友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0 | 代理人: | 王玲玲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液体 自动 加油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液体的自动加油控制系统,属于自动加油控制技术领域,由MCU分为两路进行控制,包括主用油泵自动、主用油泵手动的控制方式以及备用油泵自动、备用油泵手动的控制方式,两种控制方式在互锁状态下进行工作。该适用于液体的自动加油控制系统,通过把传统的二次线路升级为模块化集成二次线路,可实现标准化生产,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在工作过程中更可靠、更安全,最大限度的提升了产品的整体品质,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产品的故障率,产品整体布局更加规范、更加美观,更节省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加油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适用于液体的自动加油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所有的自动加油(液体)控制系统只是简单地把单个的继电器,开关,保险座(丝)和接线端通过电缆线连接起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出现的主要技术缺点有:
(1)各配件之间做不到很好的衔接,布局也很难做到规整,接线繁琐,生产效率低;
(2)产品一旦接线完成后,如果想再增加继电器及对应的功能就很困难;
(3)产品不能标准化批量生产,通用性差,生产成本高,不利于建立行业标准等。
为此,我们设计出适用于液体的自动加油控制系统,通过创新设计把传统的二次线路升级为模块化集成二次线路,可实现标准化生产,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使产品在工作过程中更可靠、更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适用于液体的自动加油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适用于液体的自动加油控制系统,由MCU分为两路进行控制,包括主用油泵自动、主用油泵手动的控制方式以及备用油泵自动、备用油泵手动的控制方式,两种控制方式在互锁状态下进行工作;
所述MCU控制主用油泵的低位检测输入端IO,用于低位缺油在低电平信号下时,系统进行蜂鸣器报警工作,输出主用油泵加油信号,开始自动加油,系统在低电平信号下开始触发加油信号,系统就会一直加油到系统内置的液位传感器高位闭合,在低电平信号下停止触发,用于表示油已加满;
所述MCU控制主用油泵运行时,所述MCU用于控制备用油泵处于待机状态,MCU控制主用油泵的低位检测输入端IO,检测到系统一直在低电平信号下的缺油状态,所述MCU解锁备用油泵,切换到备用油泵自动加油控制方式;
所述MCU控制备用油泵运行时,所述MCU用于控制主用油泵处于待机状态,备用油泵自动加油与主用油泵加油的控制方式相同,备用油泵自动加油时无法加满,检测到系统一直在低电平信号下的缺油状态,MCU不切换到主油泵的控制方式,并控制声光低位报警信号提醒;
所述MCU控制主用油泵和备用油泵停止自动运行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手动加油的方式控制主用、备用油泵进行加油工作。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自动加油控制系统还包括有电流互感器、直流继电器、多位交流接触器、比较器、指示灯、多路多档位开关、电阻电容器、二极管、三极管,并由MCU对上述设备进行统一控制管理。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主用油泵自动、主用油泵手动的控制方式和备用油泵自动、备用油泵手动的控制方式在手动应急操作时均可手动触发取消报警,如下一次在高、低位报警时会重新激活。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主用油泵自动、主用油泵手动的控制方式和备用油泵自动、备用油泵手动的控制方式的手动功能匀为应急备用,系统全程均处在自动运行的位置状态。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系统在手动或自动泄油时,在液位传感器高位闭合在低电平信号下后还不停止加油,液位传感器高高位在低电平信号下检测输入端IO,MCU启动自动泄油功能,也可人为进行手动泄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品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品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09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