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儿童沉迷电视节目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41200.7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8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秦曙光;陈家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读书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42 | 分类号: | H04N21/442;H04N21/488;G08C2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6 | 代理人: | 黄浩威;何文颖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儿童 沉迷 电视节目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儿童沉迷电视节目的系统及方法,通过利用irda红外无线通讯技术确认儿童用户是否在观看电视,通过家长的移动设备、儿童用户的电话手表和智能电视的交互来对儿童用户观看电视时长进行监测和管控,可以协助家长对儿童进行管束,防止儿童沉迷电视节目,从而保护儿童视力健康和身心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化教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儿童沉迷电视节目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儿童节目及各种动画片层出不穷,吸引儿童长时间在电视机前观看。长时间观看电视不仅损害儿童的视力,还会让儿童养成不良行为习惯,从而不仅耽误学习,还会影响身心健康,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CN108076371A公开了一种与电视机互联的方法、电视机及电子手表,通过与电视互联的穿戴式设备管控看电视,但是该种方法默认电视开启就是小孩子在观看,误差会很大。
CN108076371A公开了一种防止用户沉迷电视节目的方法、装置及设备,基于语音识别进行管控方法,该种方法抗干扰能力并不强,很容易出现错误的音频识别,而且当音频音量很小的时候或静音观看电视的时候也无法识别。
当前,智能电视层出不穷,已经进入到了千家万户,irda红外无线通讯技术在传统的彩色电视时代便已有运用,当前irda技术更是纯熟(电视遥控器即用的红外传感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防止儿童沉迷电视节目的系统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儿童沉迷电视节目的系统,包括智能电视、家长用户的移动设备、儿童用户的电话手表,还包括:
绑定模块:智能电视、家长用户的移动设备、儿童用户的电话手表中均设有绑定模块,用于供家长用户的移动设备分别与智能电视和儿童用户的电话手表进行绑定,绑定后,家长用户的移动设备分别可与智能电视和儿童用户的电话手表进行数据传输;
监测参数设定模块:设于家长用户的移动设备中,用于供家长用户设定监测儿童用户观看电视的监测参数,包括单次观看电视的最大时长阈值、两次观看电视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阈值;所述监测参数会分别被发送至智能电视监测模块和电话手表监测模块中;
irda红外发生器、irda红外接收器和红外数据处理器:所述电话手表和智能电视中均设置有irda红外发生器、irda红外接收器和红外数据处理器;智能电视的irda红外发生器用于在智能电视开启后发出第一预设红外编码数据,电话手表的irda红外接收器用于在触发观看电视监测事件后开始接收红外信号并发送至电话手表的红外数据处理器;电话手表的红外数据处理器用于判断电话手表的irda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信号是否是来自智能电视的第一预设红外编码数据,是则向电话手表监测模块发送确认信号,并驱动电话手表的irda红外发送器发出第二预设红外编码数据;智能电视的irda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红外信号并发送给智能电视的红外数据处理器;智能电视的红外数据处理器用于判断智能电视的irda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信号是否是来自电话手表的第二预设红外编码数据,是则向智能电视监测模块发送确认信号;
智能电视监测模块:设置在智能电视中,用于接收来自家长用户的移动设备的监测参数;用于在接收到智能电视的红外数据处理器的确认信号后,确认儿童用户开始观看电视,并开始计算儿童用户本次观看电视的时长,当不再接收到确认信号时确认儿童用户停止观看电视;用于当儿童用户本次观看电视的时长到达监测参数中设定的单次观看电视的最大时长阈值时,向家长用户的移动设备发送提醒信息;用于当儿童用户在一次停止观看电视到下一次开始观看电视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两次观看电视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阈值时,向家长用户的移动设备发送提醒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读书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读书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1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