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区域内工业控制设备单向信息传递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41333.4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2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庭;蔡熹;许其品;朱宏超;王亚婧;魏伟;胡宽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王方超 |
地址: | 610095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区域内 工业 控制 设备 单向 信息 传递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区域内工业控制设备单向信息传递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将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分页,插入页面信息后逐页转换为二维码,连续在显示屏屏幕上更新显示。接收端将采集到的二维码解码后,根据页面信息进行重组,恢复原始数据;此外,也可以将内网设备数据通过单向物理隔离的串口转换工具,转换为蓝牙、红外等无线信号,传递给接收端,实现安全区域内工业控制设备的单向信息传递。本发明在保证内网工业控制设备的信息安全、杜绝被公网设备影响的前提下,实现内外物理隔离的网络间的数据传输,缩短巡检期间抄写数据的时间,避免抄写错误,自动生成实时曲线显示及历史曲线显示,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区域内工业控制设备单向信息传递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厂巡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泛在电力物联网,就是围绕电力系统各环节,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先进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特征的智慧服务系统,包含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层结构。
传统发电行业对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要求较高,因此电厂设有巡回检查制度(简称巡检),作为电厂运行人员获取设备运行第一手资料的主要手段,通过对各设备系统的巡检,检查其运行状态是否良好,是否存在缺陷,并能够及时排除设备隐患,保证设备能够稳定运行。
目前运行人员巡检时记录各设备参数还是通过手抄的方式,存在耗费时间、易抄错等缺点,且当下无法直观查看数据的变化趋势。
ModBus通讯协议作为工业领域通信协议的业界标准,工业电子设备之间常用的连接方式,电厂现地设备基本支持ModBus通讯协议。二维码是移动设备上流行的一种编码方式,具有信息容量大、译码可靠性高、支持多种数据类型的特点,是线上线下的一个关键入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优化现场巡检工作,提出一种安全区域内工业控制设备单向信息传递的方法及系统,将各设备巡检时所需要的数据通过ModBus等通讯协议上传至显示屏,按每个二维码所能传递的数据量进行分页,插入页面信息后逐页转换为二维码,连续在控制设备显示屏上滚动更新显示。巡检人员可通过手持设备连续扫描二维码读取数据,采集到的二维码被解码后,根据页面信息进行重组,恢复原始数据。由于接收端与内网设备没有直接网络连接,实现了物理隔离的网络间的数据单向传输。如现场配备视频监控系统,也可实现在集控室远程扫描二维码,随时记录数据。
本发明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区域内工业控制设备单向信息传递的方法,由显示屏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工业控制设备产生的内网设备数据;将需要传输的内网设备数据按每个二维码所能传递的数据量进行分页,插入页面信息后逐页转换为二维码,连续在显示屏上更新显示。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安全区域内工业控制设备单向信息传递的方法,由串口转换工具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工业控制设备产生的内网设备数据,将内网设备数据通过单向物理隔离的串口转换工具,转换为发射信号传递给接收端。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单向物理隔离的串口转换工具将连接内网设备的RS232串口的内网设备数据转换为蓝牙、红外无线信号,但所述串口转换工具只接该RS232串口的TxD与GND,不接RxD,实现单向物理隔离,将内网设备数据通过无线信号方式传递给接收端。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安全区域内工业控制设备单向信息传递的方法,由接收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连续扫描显示屏上的二维码读取二维码数据,将采集到的二维码数据解码后,根据页面信息进行重组,恢复原始的内网设备数据,生成实时曲线显示及历史曲线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峡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13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