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驾驶仿真培训验证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41439.4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3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章磊;黄成周;李跃宗;钟亮;张家华;陈远杰;曾理;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7/16;G09B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林菲菲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驾驶 仿真 培训 验证 方法 系统 终端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驾驶仿真培训验证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涉及轨道交通控制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依据目标分类结果、全自动运行目标数据建立目标数据矩阵;实时采集功能业务仿真培训平台运行过程中的仿真培训数据,以及依据仿真培训数据建立与目标数据矩阵对应的仿真数据矩阵;根据用户需求数据建立实际需求矩阵;根据仿真数据矩阵、实际需求矩阵计算相同操作类别的相关系数、均方误差,并通过对相关系数、均方误差进行分析后得到全自动运行目标数据的仿真度结果。本发明具有灵活故障注入测试,能更加全面地进行降级和紧急运行场景下的功能测试,避免现场大规模验证工作,对无人驾驶调度人员的训练和无人驾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控制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全自动驾驶仿真培训验证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中,轨道交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一是人工驾驶模式,列车的驾驶员根据运行图在独立的信号系统中驾驶列车运行,并得到ATP(列车自动防护系统)的超速监控与保护;其二是人工驾驶的自动化运行模式,列车设驾驶员,主要操作任务是为乘客上下车开、关车门,给出列车起动的控制信号;而列车的加速、惰行、制动以及停站,均通过ATC(列车自动控制)信号系统与车辆控制系统的接口,经协调配合自动完成;其三是全自动无人驾驶模式列车的唤醒、起动、行驶、停站、开关车门、故障降级运行,以及列车出入停车场、洗车和休眠等都不需要驾驶员操作,完全自动完成。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也已经步入高速发展阶段,近年来城市客流量和开通的轨道线路数量不断增加,客流量的增加会导致发车频率的增加,开通线路数量的增长需要大量的司机、车站服务人员、调度人员、维修人员。纵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在使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已经达到列车驾驶员的职能完全由“自动化”系统来替代的程度,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作为先进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代表了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发展方向。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变量系统,特别是全自动运行系统更是添加了很多功能与自动化技术,为了保障复杂多变的全自动运行系统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需要在全自动运行系统研发设计之初和运行调试时进行反复验证与筛选,通过验证后筛选出经济、安全可行的全自动运行方案。然而,目前尚未有针对全自动运行系统在研发设计之初和运行调试时进行有效验证的方法或措施,通过现场实验对功能进行验证在一定程度上将增加研发成本和延长研发周期,难以适应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快速发展的趋势。因此,如何研究设计一种全自动驾驶仿真培训验证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驾驶仿真培训验证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用以实现不同场景下无人驾驶功能验证,同时可对无人驾驶调度人员进行培训。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全自动驾驶仿真培训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全自动运行目标数据,并根据全自动运行模式、全自动运行操作类别对全自动运行目标数据划分后得到目标分类结果,以及依据目标分类结果、全自动运行目标数据建立目标数据矩阵;
S102:将目标数据矩阵输入预构建的功能业务仿真培训平台进行仿真培训,并实时采集功能业务仿真培训平台运行过程中的仿真培训数据,以及依据仿真培训数据建立与目标数据矩阵对应的仿真数据矩阵;
S103:根据目标分类结果从预构建的用户需求功能库中调取相应的用户需求数据,并根据用户需求数据建立实际需求矩阵;
S104:根据仿真数据矩阵、实际需求矩阵计算相同操作类别的相关系数、均方误差,并通过对相关系数、均方误差进行分析后得到全自动运行目标数据的仿真度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目标数据矩阵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14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