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干熄焦一次除尘、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41648.9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9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方浩;黄海林;陈林倩;黄兰;柳兰琪;周银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节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9/02 | 分类号: | C10B39/02;C10B43/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国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1 | 代理人: | 孙永刚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干熄焦 一次 除尘 冷却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新型干熄焦一次除尘、冷却装置,包括除尘通道、冷却套管(5)和储灰斗(6),除尘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除尘器入口(1)和除尘器出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入口(1)和除尘器出口(2)所在的除尘通道接触段交错设置并连通后形成Z字形通道结构(3),所述Z字形通道结构(3)的拐角处设置有至少一个上部曲面挡墙(4),所述Z字形通道结构(3)的底部和冷却套管(5)相互连通,所述冷却套管(5)底部连接有储灰斗(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干熄焦一次除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字形通道结构(3)的拐角α角度为:60°≤α≤8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干熄焦一次除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第一子支撑体(41)、第二子支撑体(42),所述子墙体(43)固定在所述第一子支撑体(41)和所述第二子支撑体(42)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干熄焦一次除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套管(5)包括管壁(54),管壁(54)中空设置形成内腔(53),管壁(54)和内腔(53)之间形成冷凝水腔,冷凝水自管壁底部进入,从管壁顶部排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干熄焦一次除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套管(5)下部一侧设有进水口(55),上部设有出水口(51),靠近排水口一端的管壁(54)内设有防汽化件(5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干熄焦一次除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汽化件(52)为带有边缘的环体,所述边缘固定于管壁(54)内一侧的排水口(51)下方,使得环体与内腔(53)不直接贴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干熄焦一次除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套管(5)下部一侧还设有排污口(56),排污口(56)和进水口(55)相对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干熄焦一次除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套管(5)下部连通有锥形管,锥形管与冷却套管(5)的内腔(53)连通,锥形管下端设有管口,管口上设有插板阀(57)。
9.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除尘、冷却装置的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气体通过除尘器入口(1)进入除尘器除尘通道,遇到Z字形通道结构(3)第一拐角处的墙面a,改变一次气体流向,使气体中的粉尘通过惯性作用沉降;
(2)气体在Z字形通道结构(3)的第一拐角处变向后又遇到第二拐角处的墙面b,使气体中的粉尘第二次通过惯性作用沉降;
(3)气体在靠近除尘器出口(2)一端遇到上部曲面挡墙(4)使气体中的粉尘再一次由于惯性作用沉降,最后气体通过除尘器出口(2)进入锅炉系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尘、冷却装置的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的墙面a、墙面b用于封闭除尘器入口(1)和除尘器出口(2)所在的除尘通道接触端端头,所述墙面a与除尘通道内壁所成的夹角即为Z字形通道结构(3)的拐角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节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节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164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