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2-氯乙基)-2-甲基-4H-吡啶并[1,2-a]嘧啶-4-酮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42264.9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4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袁建勇;李丹;商素琴;王印;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C07C69/716;C07C67/343 |
代理公司: | 重庆智慧之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4 | 代理人: | 高彬 |
地址: | 400042***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基 甲基 吡啶 嘧啶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3‑(2‑氯乙基)‑2‑甲基‑4H‑吡啶并[1,2‑a]嘧啶‑4‑酮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使用乙酰乙酸乙酯与1‑溴‑2‑氯乙烷于碱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得到2‑乙酰基‑4‑氯丁酸乙酯,2‑乙酰基‑4‑氯丁酸乙酯与2‑氨基吡啶反应制得利培酮中间体3‑(2‑氯乙基)‑2‑甲基‑4H‑吡啶并[1,2‑a]嘧啶‑4‑酮。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2‑乙酰基‑4‑氯丁酸乙酯,可以作为原料或中间体合成3‑(2‑氯乙基)‑2‑甲基‑4H‑吡啶并[1,2‑a]嘧啶‑4‑酮,进而合成利培酮。本发明还提供了化合物2‑乙酰基‑4‑氯丁酸乙酯在作为3‑(2‑氯乙基)‑2‑甲基‑4H‑吡啶并[1,2‑a]嘧啶‑4‑酮的杂质对照品中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培酮,具体涉及利培酮中间体3-(2-氯乙基)-2-甲基-4H-吡啶并[1,2-a]嘧啶-4-酮的合成方法,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利培酮(risperidone)化学名为3-[2-[4-(6-氟-1,2-苯并异噁唑-3-基)-1-哌啶基]-乙基]-6,7,8,9-四氢-2-甲基-4H-吡啶并[1,2-a]嘧啶-4-酮,是由比利时杨森制药公司于1984年开发的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它与5-HT2受体和多巴胺D2受体有着很强的亲和力,也能与α1-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并且以较低的亲和力与H-受体和α2-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但不能与胆碱能受体结合。利培酮现已广泛用于治疗各型精神分裂症,疗效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对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都有效,而且患者锥体外系副作用(EPS)发生率低于传统抗精神病药,患者对该药的耐受性及依从性均较好。
利培酮结构式如下:
利培酮的传统合成方法是将2-氨基吡啶与3-乙酰基二氢呋喃-2(3H)-缩合双分子环加成反应,生成中间体3-(2-羟乙基)-2-甲基-4H-吡啶并[1,2-a]嘧啶-4-酮,再利用Pd/C进行氢化,形成伯卤化物以提供3-(2-氯乙基)-2-甲基-6,7,8,9-四氢-4H-吡啶并[1,2-a]嘧啶-4-酮,最后通过3-(2-氯乙基)-2-甲基-6,7,8,9-四氢-4H-吡啶并[1,2-a]嘧啶-4-酮和6-氟-3-(哌啶-4-基)苯并[d]异噁唑于含有碳酸钾和碘化钾的DMF溶液中经过SN2反应生成利培酮。路线如下:
3-(2-氯乙基)-2-甲基-6,7,8,9-四氢-4H-吡啶并[1,2-a]嘧啶-4-酮(式Ⅱ)作为合成利培酮的重要中间体,可以由3-(2-氯乙基)-2-甲基-4H-吡啶并[1,2-a]嘧啶-4-酮(式Ⅲ)还原得到。
中国专利CN1705661A以及专利W02004/035573A都报道了以2-氨基吡啶、2-乙酰基-γ-丁内酯和三氯氧磷为原料经环合氯化反应制备得到3-(2-氯乙基)-2-甲基-4H-吡啶并[1,2-a]嘧啶-4-酮的方法,反应式如下:
该工艺使用了大量三氯氧磷以及甲苯作为反应溶剂,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液,环保压力大,且后处理操作繁琐,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3-(2-氯乙基)-2-甲基-4H-吡啶并[1,2-a]嘧啶-4-酮(式Ⅲ)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不需要使用三氯氧磷,不会产生大量废气废液,工业生产环保压力小。
除特殊说明外,本发明所述份数均为重量份,所述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3-(2-氯乙基)-2-甲基-4H-吡啶并[1,2-a]嘧啶-4-酮(式Ⅲ)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未经重庆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22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