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率的圆环笔记本的自动组本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42292.0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1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弓喜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创源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3 | 代理人: | 蔡菡华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圆环 笔记本 自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率的圆环笔记本的自动组本装置,特点是包括底板、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内页预存机构、内页分页机构、内页夹取机构,底板上设置有封面固定机构和内页压装机构,封面固定机构和内页压装机构均位于内页预存机构的下方;优点是该自动组本装置代替人工进行内页的分页和压装,提高了组本压环工序的生产效率,使其不再是整个加工流水线的瓶颈工序,从而也提高了圆环笔记本整个加工流水线的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圆环笔记本的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率的圆环笔记本的自动组本装置。
背景技术
圆环笔记本在组装加工时,一般都是先将圆环压装在封面上,然后将内页压装到圆环上完成组装。由于一本圆环笔记本的内页数量较多,叠放在一起后的厚度较厚,所有的内页无法一次性完成压装,而为了保证笔记本的加工质量,需要将内页分成多次压装。目前,内页的分页和压装基本都是人工操作,工人每次拿取少量的内页然后将其压装到圆环上,这使得圆环笔记本的组本压环工序成为整个加工流水线的瓶颈工序,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代替人工进行内页的自动分页和压装操作,以提高生产效率的高效率的圆环笔记本的自动组本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率的圆环笔记本的自动组本装置,包括底板、机架和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的内页预存机构、内页分页机构、内页夹取机构,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封面固定机构和内页压装机构,所述的封面固定机构和所述的内页压装机构均位于所述的内页预存机构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页预存机构包括上下设置的用于放置内页的上托爪组和下托爪组,所述的机架上固定设置有两块侧挡板,所述的上托爪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上托爪,所述的上托爪从外向内穿过其对应侧的侧挡板,所述的机架上固定有两个水平设置的第一气缸,所述的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其对应侧的上托爪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托爪组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下托爪,所述的机架上对应所述的下托爪的位置处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旋转夹紧气缸,所述的旋转夹紧气缸的活塞杆与其所对应的下托爪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内页对齐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页对齐机构包括预定位片、对齐插板和第二气缸,所述的预定位片固定在所述的机架上,且所述的预定位片用于插入内页的后端冲孔中,所述的第二气缸水平固定在所述的机架上,所述的对齐插板与所述的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的对齐插板用于插入内页的后端冲孔中,所述的侧挡板的一端一体设置有挡位板,所述的挡位板用于定位内页的前端,在所述的挡位板、所述的预定位片以及所述的对齐插板三者的配合作用下,使得整叠内页被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页分页机构包括分页刀片、旋转气缸和第三气缸,所述的第三气缸竖直固定在所述的机架上,所述的旋转气缸的缸体与所述的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的分页刀片与所述的旋转气缸的旋转活塞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页夹取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架、托板、内页夹杆和内页夹持机构,所述的机架上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无杆气缸,所述的第一连接架与所述的无杆气缸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的托板固定在所述的第一连接架上且用于托举内页,所述的第一连接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内页夹杆和所述的内页夹持机构同步下移的下移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移驱动机构包括竖直固定在所述的第一连接架上的第四气缸,所述的第四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的内页夹持机构为第一夹爪气缸,所述的内页夹杆和所述的第一夹爪气缸均与所述的安装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板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放置带圆环封面的模板,所述的封面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板上的第二夹爪气缸,所述的第二夹爪气缸的两个夹爪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夹持封面上的圆环的左夹爪和右夹爪。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板的下端竖直固定有用于顶料的第五气缸,所述的第五气缸的活塞杆向上穿过所述的底板和所述的模板,用于将压装好的圆环笔记本顶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创源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创源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22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