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碰撞自保护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42668.8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9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明;王冰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冰璇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1 上海市虹口***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碰撞 保护 混凝土 预制构件 | ||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防碰撞自保护混凝土预制构件,设置有缓棱,缓棱外设置有护棱,护棱紧贴缓棱并通过棱锚锚入混凝土中,护棱进行第一阶段的防碰撞自保护,缓棱具备第二阶段的防碰撞自保护功能;在制作时,使用塑形隔进行分隔并制作出具有精准端面的预制构件;所述的预制构件,使用板件调准器,用于基坑围护的组合内支撑和装配式围檩,预制板件采用纵连器、内置纵栓连接,或者采用外包栓连接并设置轴压调整器调整预制构件之间的轴力和变形;预制板件作为内支撑使用多次后,还可以用作装配式地坪、基坑围护的重力坝压顶板以及装配式围墙。本发明公开的技术,降低成本、减少工期、方便施工、节能环保、提升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防碰撞自保护混凝土预制构件。
背景技术
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中广泛使用的结构形式,其具体又分为现浇、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等形式,而混凝土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的基本组成构件。现有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即使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一般也是通过现浇或灌浆等手段连接成整体,难以也少有实现混凝土预制构件多次重复利用的。
基坑工程中的基坑支护(或称基坑围护)在建设成本中占据重要的部分,当基坑围护桩墙采用无支点围护型式无法满足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时,常采取增加支点的方法以减少围护桩墙的弯矩、剪力并提供支护结构的抗倾覆能力。支点形式一般是锚杆或内支撑,锚杆近年来多因建筑红线限制而使用受限,内支撑常采用钢支撑或混凝土支撑。迄今为止,现有的工程应用的混凝土支撑均为现浇形式,且最终混凝土支撑均要切割或破碎拆除后运走,带来极大的工程浪费、环境噪音和建筑垃圾等一系列问题,为避免这一缺陷,尝试使用混凝土预制构件作为内支撑,且重复使用以降低工程造价,将成为行业内的发展方向。
预制混凝土支撑相对于钢支撑,不仅具有刚度大、整体性好,而且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另外,混凝土预制构件在作为基坑内支撑使用多次后,再在其它要求相对较低的工程领域继续使用,可以进一步降低预制构件的成本,甚至可以使得前期作为内支撑使用的材料成本为零。
用于基坑支护的混凝土支撑,在运输、堆放以及开挖土方的过程中,难免被挖机等施工机械碰撞,尤其是构件棱角的混凝土极易被碰坏,这一方面由于直角棱角的尖锐形状造成,另一方面也源于棱角的混凝土靠近模板,模板的存在导致靠近模板的混凝土振捣压实效果欠佳。这个缺点导致混凝土预制构件重复使用的寿命减少,为增加重复使用的次数,预制构件的防碰撞自保护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探索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重复使用及后期再利用,也是极为重要的技术难题,需要付出进一步的创造性思考。
本发明将提供一些新的创新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更节省成本、耐久性更好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即防碰撞自保护混凝土预制构件,简称防碰撞自保护预制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防碰撞自保护预制构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防碰撞自保护预制构件,相邻的面与面相交之处的棱角设置为缓棱,增强防碰撞能力,所述的缓棱设置为无角棱,在预制构件制作浇筑混凝土时由护棱作为模具制成,所述的护棱设置为平行于缓棱的条状物,内侧面紧贴缓棱,并设置有棱锚,所述的棱锚呈条状,末端扩大,预埋在预制构件内部,将护棱连接在缓棱外侧,与预制构件形成整体,所述的护棱对预制构件形成第一阶段的防碰撞自保护,护棱破坏脱落后,缓棱在第二阶段保护所述的预制构件。
所述的棱锚末端设置为球状,即球状锚端,直接锚在预制构件混凝土内;或者至少两个棱锚的末端的扩大部分连接在一起成为闭合的环,简称环状锚端,锚在预制构件混凝土内;或者所述的棱锚末端的扩大部分设置为开口的环状(即环状夹),形成夹状锚端,夹锚住预制构件的钢筋,将钢筋与护棱一起连成钢筋笼,护棱还具有架立钢筋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冰璇,未经王冰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26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商用车应急减速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并网动态特性仿真测试系统